智能建筑的最初构想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于日本的。当时日本的建筑行业出于节省日常能源开支的目的,首先提出使用定时设备控制建筑物内的电力、供水和热能等系统,并在中央计算机的统一管理下,最大效率地使用有限能源。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这种构想还仅仅是一种处于实验阶段的技术构想,无法在实际建筑工程中予以实现。
与此同时,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智能建筑的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
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使得集成电路体积大幅减小,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得建筑控制系统开始大量使用体积小、性能高的计算机控制设备,控制信号也由数字信号取代了各种模拟信号,使得建筑物内各种设备可以采用统一的数字信号控制器进行处理和控制。另一方面,高速计算机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可以保证在很高的通信速率下,保持较好的通信质量,并且随着数字通信信道的质量和带宽的不断提高,很多过去采用模拟通信信道的传统通信系统都向着数字通信系统转变,为实现建筑物内外快捷、便利的信息传递和有效沟通提供了重要的基本条件。
1.1.1 智能建筑的产生
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是1984年1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建成的“都市大厦”,高38层,总建筑面积达十多万平方米,.从此开创了传统建筑工程与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领域。该大厦采用当时最新型空调系统、防灾设备和电梯,既节约了能源,又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建筑环境;同时该大厦拥有计算机、程控用户交换机和计算机局域网等通信设备,能为用户提供语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信息资料检索等服务,而用户只以分租方式获得昂贵设备的使用权,既节省费用又高效便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