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br>1.1 斜拉桥发展概况<br>1.2 斜拉桥的分类<br>1.3 斜拉桥结构分析的特点<br>本章参考文献<br>2 斜拉桥动力学理论<br>2.1 斜拉桥动力特性的特点<br>2.2 斜拉桥的固有频率计算<br>2.2.1 竖向振动固有频率计算<br>2.2.2 横向振动(挠曲-扭转振动)固有频率计算<br>2.3 斜拉索的振动特性<br>2.3.1 水平张紧钢丝的横向振动<br>2.3.2 斜拉索的横向固有频率<br>2.4 本章小结<br>本章参考文献<br>3 非线性动力分析经典理论<br>3.1 非线性动力分析的近似解析方法<br>3.1.1 摄动法<br>3.1.2 平均法(KB法)<br>3.1.3 渐近法(KBM)<br>3.1.4 多尺度法<br>3.2 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数值方法<br>3.2.1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br>3.2.2 时域有限元分析理论<br>3.3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岔<br>3.3.1 分岔现象<br>3.3.2 李雅普诺夫-施密特(L-S)约化<br>3.3.3 庞加莱-伯克霍夫(P-B)范式<br>3.4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混沌现象<br>3.4.1 定常运动的分类和混沌运动的定义<br>3.4.2 通向混沌的道路<br>本章参考文献<br>4 斜拉桥非线性动力特性<br>4.1 斜拉桥拉索非线性振动<br>4.1.1 端部位移引起的振动<br>4.1.2 涡激共振<br>4.1.3 尾流驰振<br>4.1.4 风雨激振<br>4.2 非线性载荷作用下斜拉桥结构的非线性振动<br>4.2.1 气动力的表达式<br>4.2.2 风荷载作用下斜拉桥主梁的颤振<br>4.2.3 风荷载作用下斜拉桥桥梁结构的抖振<br>4.2.4 地震荷载作用下斜拉桥的动力特性<br>本章参考文献<br>5 斜拉桥非线性动力分析<br>5.1 斜拉桥几何非线性主要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br>5.2 永和斜拉桥的总体描述<br>5.2.1 分跨及缆索布置<br>5.2.2 主梁<br>5.2.3 桥塔<br>5.2.4 下部结构及支承布置<br>5.2.5 设计荷载<br>5.2.6 主要材料性能<br>5.2.7 地质水文资料<br>5.3 永和斜拉桥非线性动力分析<br>5.3.1 永和斜拉桥动力分析中的计算模型<br>5.3.2 永和斜拉桥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br>5.4 计算结果分析<br>5.5 动力分析数值结果与已有实测结果的比较<br>5.6 非线性问题研究<br>本章参考文献<br>6 斜拉桥的试验与检测<br>6.1 正常交通流下斜拉桥模态测试<br>6.2 斜拉桥随机振动测试原理<br>6.3 利用车辆随机激振测试永和斜拉桥自振特性方法<br>6.4 振动测试参数及测试仪器<br>6.5 振动测试的实施<br>6.5.1 测点<br>6.5.2 测站<br>6.5.3 振动测试步骤<br>6.6 斜拉桥模态参数识别及索力的测定<br>6.6.1 斜拉索索力的测定<br>6.6.2 固有频率的识别<br>6.6.3 振型的识别<br>6.6.4 阻尼的识别<br>本章参考文献<br>7 斜拉桥破损诊断技术<br>7.1 斜拉桥破损诊断技术概况<br>7.2 结构损伤的识别<br>7.2.1 通过频率变化进行破损识别的缺陷<br>7.2.2 采用模态置信度识别永和斜拉桥桥面板破损<br>7.3 结构损伤位置识别的数值模拟<br>7.4 在线监测中动力指纹法的局限性<br>7.5 斜拉桥破损诊断的最优矢量法<br>7.5.1 破损位置的识别<br>7.5.2 破损程度评定<br>本章参考文献<br>8 斜拉桥可靠性分析<br>8.1 永和斜拉桥主梁内力分析及控制断面的确定<br>8.1.1 斜拉桥主梁内力计算<br>8.1.2 主梁内力计算中动荷载的考虑<br>8.2 永和斜拉桥静载试验<br>8.2.1 加载位置<br>8.2.2 测点布置<br>8.2.3 测试方法及仪器<br>8.2.4 测试<br>8.3 永和斜拉桥可靠性调查及破损原因分析<br>8.3.1 永和斜拉桥可靠性调查<br>8.3.2 永和斜拉桥破损原因分析<br>8.4 提高永和斜拉桥可靠性措施<br>8.4.1 主梁裂缝<br>8.4.2 缆索锚头的锈蚀<br>8.4.3 2号、3号桥墩处抗风挡块的破坏<br>8.4.4 缆索防风振设施<br>8.4.5 支座<br>8.4.6 桥面平整度<br>本章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