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耐水性这一性质限制了材料的使用环境,软化系数小的材料其使用环境尤其受到限制。工程中通常将KR>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可以用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重要结构,对用于受潮较轻或者次要结构的材料,其KR值也不得小于0.75。
材料的抗渗性是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与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当材料两侧水压差较大时,水可能从高压侧通过内部的孔隙、孔洞或其他缺陷渗透到低压侧。这种压力水的渗透,不仅会影响工程的使用,造成材料的破坏,而且也是决定工程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政工程中,为了直接反映材料的抗渗能力,对一些常用材料用抗渗等级表示其抗渗能力。
材料的抗渗等级是指材料用标准方法进行透水试验时,规定的试件在透水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并以符号“P”及可承受的水压力值(以0.1MPa为单位)表示抗渗等级。如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P6、P8、P12、P16、P20,表示其分别能够承受0.6MPa、0.8MPa、1.2MPa、1.6MPa、2.0MPa的水压而不渗水。因此,材料的抗渗等级越高,其抗渗性越强。
7.材料的抗冻性材料的抗冻性是指材料在泡水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被破坏,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
有些工程常常接触水,经常处于饱和水的状态。在冬天寒冷季节,温度降为负温时,材料孔隙中的水逐渐结冰,水结冰时其体积膨胀约9%,对材料内孔壁造成很大的压力,当此压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孔壁将产生局部开裂。当温度回升,冰被融化时,不仅孔隙还会充满水,而且某些被冻胀的裂缝中也可能渗入水分,再次受冻结冰时,材料会受到更大的冻胀和裂缝扩大,如此反复的冻融循环,最终导致材料的破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