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空谈空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8163797
  • 作      者:
    王昀著
  • 出 版 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昀,博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研究生课程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博士课程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现 任北京大学副教授 方体空间主持建筑师 《建筑师》、《华中建筑》杂志编委 建筑设计竞赛获奖经历 1993年 日本《新建筑》第20回日新工业建筑设计竞赛获二等奖 1994年 日本《新建筑》第4回SXL建筑设计竞赛获一等奖 主要建筑作品 善美办公楼门厅增建,60平方米极小城市,石景山财政局培训中心,庐师 山庄,百子湾中学,百子湾幼儿园等 参加展览 2004年64参加“状态中国青年建筑师8人展” 2004年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参展 2006年第二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参展 翻译和校译出版《聚落探访》、《世界聚落的教示100》、《反建筑史》等建筑专业书籍,同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空谈空间》是根据我自2001年以来与多家媒体的记者、建筑评论家以及建筑师同仁之间的对话集合而成的,这些对话与交谈是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进行的。交谈的过程中,个体的意识本身不局唱于任何空间之中,东西南北、天马行空。由于采访者所赋予的突如其来的“墙壁”或“通道”,让个人的意识本身在不同标高层面的空间进行叠加、穿梭和行走。 
展开
精彩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GGS:目前有很多境外的设计师参与到国内奥运建筑的工作中,您认为如何保证和体现奥运场馆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王昀:我认为在做一个建筑的时候,自己民族文化元素的体现并不是一定要有传统的符号,无论是哪个奥运场馆,在建造它的时候,对文化的认同是不需要从符号上来表示的,而是所有文化底蕴很自然地流露到作品中去。像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建筑都有像李兴钢等一批中国设计师在参与,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本身就是很中国化的一个事情了。因为他们用了跟世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标准,比如当用钢量减少的时候,我们的结构工程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就已经被地方化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化。

  CGS: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方方面面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来完成对建筑的设计,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利用数字化呢?王昀:我认为现在数字化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因为过去建筑师的脑和手是一体的,是自主地和建筑最原始的状态相接触的,自己的体验会随时随刻地反映到建筑里面。但是由于现在科技的发展,建筑已经变成对象化的东西了,我们都是从屏幕里来观察建筑。我并不反对数字化,数字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可能性,给建筑师们提供无限的表现手法,但必须要提醒自己注意的是,当功能一旦无限强大的时候,自己跑到哪里去了?数字化解决了建筑师手绘做不了的一些事情,给建筑师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的机会,这才是数字化的目的性。所以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把体力活交给计算机去做,而不能把自己交给计算机。 

  ……
展开
目录
 寻找世界独特的聚落
现代建筑行万里对谈方振宁

聚落研究与现代设计联手

中国建筑必须跟世界对话

一种中国的现代主义

徘徊在传统聚落和现代建筑之间

与马卫东关于风景的对话

关于《从风景到风景》一书的对谈

建筑是可以做四维体验的空间

建筑要得“意”忘“形”

光影是建筑生命体的血液

对室内设计的思考

阅读城市从日常细节开始

游走空间

离散·微差·共同幻想

为被遗忘者做设计

来自《经济观察报》方振宁的采访

在干吗——王昀

做合适的建筑

一个房子就是一个世界

“误解”、“误读”是跨界最吸引人的地方

通过空间讲一个故事

创意是个人的发现

是现代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现代和中世纪在向上攀比上是没有区别的

《青年视觉》与王昀的对话

做正史之外的建筑

关于蚂蚁的建筑——对话ABITARE

纯净空间——王昀的艺术世界

他们不懂建筑师想要的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