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混凝土实用手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375793
  • 作      者:
    (日)小林一辅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译者:王晓云 邓利 编者:(日本)小林一辅
展开
内容介绍
    《混凝土实用手册》作为实用手册的特征体现在施工和维护管理中多项的分割点上,不仅展示了作为工业材料的混凝土的特征和混凝土构筑物的一般性特征,而且阐述了混凝土构件及混凝土结构物的分类和构造力学的基础。这是同类书籍中所没有的构成,也是《混凝土实用手册》的独特之处。另外,基于最新技术知识进行展开讲述的检测与测定,也是《混凝土实用手册》的特征之一。
    《混凝土实用手册》可供土木工程、建筑材料及相关专业的设计、施工、监理、实验等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建筑材料等专业的教学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JIS规定凝结的测定方法是采用在水泥浆中贯穿维卡针的方法。由于混凝土中使用影响凝结的外加剂,通常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同,水灰比在0.27~0.30时,要注意两者凝结时间不同的问题。
    由于水泥搅拌后数分钟内产生轻微的“硬化”,呈现一瞬间凝结状态,但之后就会表现为正常凝结,这种现象称为假凝结。这是因为在水泥的粉碎工程中产生的熟石膏和可溶性无水石膏的水化生成二水石膏,及由于风化产成的CaC03析出。并且,使用假凝水泥,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损失,从而增大单位用水量,引起强度降低和开裂,日本建筑学会在JAss51-_101规定了假凝的判定方法。
    d)安定性
    水泥硬化体需要历经长时间无体积变化而安定。如果水泥的安定性不良,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性裂缝和翘曲,成为损坏结构物耐久性的原因。
    JIS中规定扁饼状的水泥浆经过24h,温度(20±3)℃、湿度80%以上的恒温恒湿箱养护后煮沸裂缝,检查有无翘曲以判断安定性。ISO9597规定从煮沸后的膨胀量判定安定性的李氏法。
    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硬化后水泥熟料中游离的CaO和MgO及石膏中的SO,与水化物反应生成硫铝酸钙水化物的过剩存在和相互作用。同时,在JIS限制值的范围内不存在由于MgO乖ISO,含量产生的安定性问题。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混凝土结构物的特性
1.1 混凝土结构物的种类与特性
1.1.1 混凝土结构物的种类
1.1.2 混凝土结构的特性
1.2 混凝土的基本特性
1.2.1 耐火性和耐热性
1.2.2 振动吸收性和隔声性
1.2.3 依赖材料合成化的性能改善性
1.3 混凝土的内部构造特性
1.3.1 微孔构造和微孔溶液
1.3.2 材料离析和非均质性

第2章 混凝土构造基础
2.1 混凝土结构的种类和力学特性
2.1.1 素混凝土结构
2.1.2 钢筋混凝土构造(RC)
2.1.3 预应力混凝土构造(PC,PRC)
2.1.4 组合结构
2.1.5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2.2 结构设计原理
2.2.1 荷载
2.2.2 安全系数
2.2.3 容许应力设计法
2.2.4 极限强度设计法
2.2.5 极限状态设计法
2.2.6 性能核查型设计法
2.3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特征
2.3.1 构件分类
2.3.2 梁的力学特征
2.3.3 设计使用的核算式
参考文献

第3章 原材料
3.1 水泥
3.1.1 水泥的种类
3.1.2 水泥的制造
3.1.3 水泥组成化合物
3.1.4 水泥的水化
3.1 与水化水泥浆的组织构造
3.1.6 水泥的质量和试验方法
3.1.7 硅酸盐水泥及混合水泥的特性和用途
3.1.8 特殊混凝土的特性和用途
3.1.9 水泥的生产和流通
3.2 矿物掺合料
3.2.1 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规格
3.2.2 粉煤灰
3.2.3 高炉矿渣细粉末
3.2.4 硅灰
3.2.5 膨胀材料
3.3 外加剂
3.3.1 外加剂的种类和规格
3.3.2 界面活性剂的作用
3.3.3 AE剂
3.3.4 减水剂,AE减水剂
3.3.5 流动剂、高性能AE减水剂、增黏剂、水中不分离性外加剂
3.3.6 泡沫剂,发泡剂
3.3.7 阻锈剂
3.3.8 防水剂
3.3.9 膨胀剂
3.3.1 0防冻剂
3.4 骨料
3.4.1 骨料的种类和规格
3.4.2 骨料的物理性质
3.4.3 骨料的化学性质
3.4.4 碱骨料反应
3.4.5 普通骨料
3.4.6 矿渣骨料
3.4.7 轻骨料
3.4.8 重骨料
3.4.9 再生骨料
3.5 拌和用水
3.5.1 拌和用水的质量和规格
3.5.2 回收水
3.6 钢筋,PC钢材
3.6.1 钢材的制造
3.6.2 钢材的性质
3.6.3 钢筋
3.6.4 PC钢材
3.7 纤维加固件
3.7.1 概要
3.7.2 各种连续纤维的制造方法和特性
3.7.3 使用连续纤维单向强化FRP材的特性
3.7.4 相关学协会的方针、委员会报告
参考文献

第4章 硬化混凝土的性质
4.1 抗压强度
4.1.1 抗压混凝土状态
4.1.2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4.1.3 标准抗压试验
4.1.4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原因
4.1.5 结构物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4.2 其他强度
4.2.1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4.2.2 混凝土的抗弯强度
4.2.3 混凝土的剪切强度
4.2.4 混凝土的多轴强度
4.2.5 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4.2.6 偏压强度
4.3 混凝土的弹塑性
4.3.1 承受单轴抗压的普通混凝土应力一应变曲线
4.3.2 受拉普通混凝土的应力一应变曲线
4.3.3 泊松比
4.3.4 弹性模量
4.3.5 混凝土的蠕变
4.4 容积变化、裂缝
4.4.1 概要
4.4.2 混凝土的收缩机理
4.4.3 影响混凝土收缩的要因
4.4.4 来自混凝土收缩的裂缝
4.4.5 收缩裂缝的对策
4.5 抗渗性
4.5.1 使用材料的影响
4.5.2 配合比及养护的影响
4.5.3 工地混凝土的抗渗性
4.5.4 渗透试验方法
4.6 耐火性
4.6.1 混凝土的耐火性能
4.6.2 耐火设计
4.6.3 由于高温受热混凝土的物性变化
4.6.4 由于钢筋和混凝土受热产生的不均匀变形
4.6.5 爆裂
4.6.6 受火灾的混凝土的劣化度判定
4.7 耐磨耗性
4.7.1 磨耗的原因和分类
4.7.2 磨耗的机理
4.7.3 各种混凝土结构物的耐磨耗性状
4.7.4 来自各种磨耗试验法的耐磨耗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第5章 混凝土结构物的劣化与对策
5.1 碳化、中性化
5.1.1 概要
5.1.2 碳化、中性化的机理
5.1.3 碳化、中性化的对策
5.2 钢筋的腐蚀和防腐
5.2.1 大气中的钢筋腐蚀
5.2.2 混凝土中钢材腐蚀的条件
5.2.3 钢筋的腐蚀对混凝土结构物的影响
5.2.4 中性化引起的钢筋腐蚀
5.2.5 氯化物引起的钢筋腐蚀
5.2.6 钢筋腐蚀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5.2.7 钢筋的防腐
5.3 碱骨料反应
5.3.1 概要
5.3.2 碱硅酸反应的机理
5.3.3 引起碱硅酸反应的条件
5.3.4 由于碱硅酸反应的混凝土的劣化性状
5.3.5 碱硅酸反应的诊断和对策
5.4 酸性水、微生物腐蚀、硫酸盐、化学物质的影响
5.4.1 酸性水
5.4.2 微生物腐蚀
5.4.3 硫酸盐
5.4.4 化学物质的影响
5.5 冻害
5.5.1 冻融作用的劣化
5.5.2 冻害的形态及其发生的机理
5.5.3 冻害对策
参考文献

第6章 新浇混凝土的性能
6.1 和易性与稠度
6.1.1 和易性
6.1.2 稠度
6.2 新浇混凝土的流变学
6.2.1 稠度曲线和流变学系数
6.2.2 流变学系数测定装置及各种混凝土的稠度曲线
6.2.3 向施工设计的展开及问题点
6.3 材料离析、泌水
6.3.1 材料离析和泌水
6.3.2 粗骨料的材料离析
6.3.3 泌水
6.4 含气量
6.4.1 含气量
6.4.2 截留空气和掺入空气
6.4.3 含气量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6.4.4 影响气泡形成的主要原因
6.4.5 含气量的测定
6.5 凝结时的性状
6.5.1 凝结
6.5.2 对凝结性状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7章 配合比设计
7.1 配合比设计基础
7.1.1 配合比的重要性、相关用语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础
7.1.2 以配合比为目标的混凝土的要求性能
7.1.3 配合比设计的顺序
7.1.4 配合比条件设定原则
7.1.5 材料的选定
7.1.6 水灰比的制定方法
7.1.7 单位用水量、砂率的制定方法
7.2 土木学会的方法
7.2.1 土木学会的关于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考虑方法
7.2.2 配合比设计事例
7.3 日本建筑学会的方法
7.3.1 概要
7.3.2 混凝土的种类及质量
7.3.3 与施工性能相关的规定
7.3.4 抗压强度相关规定
7.3.5 耐久性的相关规定
7.3.6 配合比强度的制定方法
7.3.7 水灰比的制定方法
7.3.8 单位用水量的确定
7.3.9 单位水泥用量、单位结合料量
7.3.10 单位粗骨料量、单位细骨料量
7.3.11 矿物掺合料的使用量
7.3.12 试拌配合比的再确认
7.3.13 调整试拌及配合比
7.3.14 计划配合比的表示方法
7.3.15 配合比计算实例
参考文献

第8章 混凝土的制备、管理及检测
8.1 混凝土的制备
8.1.1 概要
8.1.2 材料的储存与管理
8.1.3 计量
8.1.4 搅拌
8.1.5 现场的混凝土制造设备
8.2 预拌混凝土
8.2.1 预拌混凝土
8.2.2 JISA5308概要
8.3 预拌混凝土工厂的选定
8.4 质量管理和检测
8.4.1 制造设备检查
8.4.2 混凝土材料的收货检查
8.4.3 制造工程检查
8.4.4 预拌混凝土的收货检查
8.4.5 硬化混凝土的检查
参考文献

第9章 施工
9.1 施工概要
9.1.1 概要
9.1.2 准备调查
9.1.3 材料、施工方法的探讨研究
9.1.4 工程进度计划
9.1.5 临时设置和设备计划
9.1.6 质量管理计划
9.1.7 安全卫生计划
9.1.8 环境管理计划
9.2 运输
9.2.1 概要(基本原则)
9.2.2 在现场的运输
9.2.3 施工现场内的运输
9.3 浇筑、捣实、精加工
9.3.1 概要
9.3.2 浇筑前的准备
9.3.3 浇筑
9.3.4 捣实
9.3.5 精加工
9.4 养护
9.4.1 概要
9.4.2 保湿
9.4.3 控制温度养护
9.4.4 外力(振动等)情况下的保护
9.5 接缝
9.5.1 接缝的种类
9.5.2 构造接缝
9.5.3 接缝的施工
……
第10章 特殊环境下的混凝土作业
第11章 特种混凝土
第12章 特殊施工方法
第13章 特殊建筑结构的施工
第14章 工厂制品
第15章 维护管理
第16章 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拆除处理
第17章 检测与测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