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一种古代关于择居、营居的学问。风水观念显得深沉而凝重。加之汉武帝时推崇儒术、罢黜百家,在住宅的立面、布局上非常注意整体的秩序礼仪制度。建筑开始被多方限制,住宅没有战国以前那样形式灵活、平面多样了。汉族房屋制度,如前堂后寝、左右对称、主房高大、院落组织等,从汉代至今,无多大变化。
汉代的住宅建筑形式不仅有文献记载可考,而且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如画像石、画像砖、明器陶屋、明器青铜房屋等提供了形象资料,可以了解得更加具体。
汉代最常用的住宅单位,尤其是西汉,即是所谓“一堂二内”的制度,也是一般平民所最喜用的制度。“内”之大小是一丈见方。后世所谓“内人”即是内中之人的意思,亦即是家庭主妇的别称。堂的大小等于二内,所以宅平面是方形的,近于田字。这种双开间的宅制在汉明器、祠堂、崖墓上是非常多的。
汉代规模较小的住宅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屋门开在房屋一面的当中或偏在一边。房屋的构造除少数用承重墙结构外,大多数采用木构架结构。墙壁用夯土筑造。窗的形式有方形、横长方形、圆形等多种。屋顶多采用悬山式或囤顶。规模稍大一点的住宅,无论平房或楼房都以墙垣构成一个院落。
汉代楼居的风气很盛,是与后世住宅大不相同的地方伶天西南、东南一带仍多有楼居的,不过北方多为平房)。楼居的盛行显然是将干阑式建筑的下段略为提高作堂室之用,而人们仍居楼上。这是很经济的办法。但是北方天寒风大,木楼房不甚适用,所以以后渐渐减少。至于干阑式建筑在汉代仍然是很多的。如“席地而坐”即是由于干阑式构造产生的习惯。近来在广州亦有干阑式明器出土,可以证明汉代干阑的形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