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天然水中溶存物质的状态
一、水溶液
天然水是纯净的,由于水的溶解能力使水成为一种很好的“溶剂”,在自然界中不同来源的水含有不同的物质,这些被溶存于水中的物质称为“溶质”。
天然水中溶存的物质按照溶质的粒径大小在水中形成以下三种溶液状态。
(1)悬浊液。悬浮物质粒径大于1um~1mm的物质颗粒,在水中呈悬浮状态,例如泥沙、黏土、藻类、细菌等不溶物质。悬浮物的存在使天然水有颜色、变浑浊或产生异味,有的细菌可致病。当水溶液中处在分散状态下的物质颗粒平均直径大于0.2um,则称为悬浮颗粒状态系统,它与胶体溶液的区别在于不稳定性,当悬浊液长期放置时,悬浮颗粒的密度与水密度不同时会沉淀或上浮。
(2)胶体溶液。胶体物质粒径为1~100m的多分子聚合体,为水中的胶体物质。其中,无机胶体主要是次生黏土矿物和各种含水氧化物;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酸。胶体溶液中溶质粒径在0.1~0.2um之间,如铁、铝、硅的化合物及有机物。胶体溶液“溶质”和“溶剂”之间有一个表面的分界,胶体溶液是两相系统溶液。
(3)真溶液。溶解物质粒径小于1nm的物质,在水中成分子或离子的溶解状态,包括各种盐类、气体和某些有机化合物。处在真溶液状态的“溶质”粒径小于0.1um都是呈分子或离子状态,真溶液在平衡状态下,溶液中每一部分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如水中溶存的矿物盐类、某些有机化合物、气体。真溶液是单相系统溶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