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稻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之一,是世界上约1/2人口的主要食粮。我国是世界上的“稻谷王国”,年产量占世界稻谷年总产量的30%以上。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把现代农业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部分。稻谷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产后部分,其加工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会给农业生产指出明确的方向,对于实现稻谷增值、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r> (一)我国稻谷加工业的发展历史<br>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是1995年在我国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发现的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一万年前。此外,在长江下游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约。7000年前的稻种残留物,广东英德出土了约一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质体。在商朝,当时稻这个字,只有类似“臼”字的字形,后来周朝种稻较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当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风打稻,用手舂米。<br> 稻谷的历史记载中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7000年前,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谷作为主要食粮。根据文献记载,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杵、石臼等加工工具,用于将稻谷臼成糙米食用,是最初的稻谷加工方法;《农政全书》中叙述了公元284.年已有水轮传动的连机碓。明代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中则详细记载了稻谷加工的全部工艺过程,说明了当时碾米工艺和机具已初步完善,形成砻谷、谷糙分离和碾米各工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