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秩序、冲突与转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00765
  • 作      者:
    吴兴民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尽管黑客主要生活在虚拟空间中,但与其他群体一样,该群体同样有自己的日常生活秩序。然而处于阈限状态的黑客群体,总是充满着秩序变动的张力,它们日常生活中的规范秩序也总是存在着冲突和转变。这同样也从一般意义上表明了,“规范”在群体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的不确定性。
展开
作者简介
  吴兴民,男,山东成武人,1971年4月出生于山西省侯马市。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本科毕业,中山大学法律硕士,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广东警官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副主任,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警察协会警学理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越轨社会学等。近年来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文章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秩序、冲突与转变:黑客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黑客一直被认为是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力量。许多人都认为黑客群体是一群干非法勾当的人,是犯罪以及具有颠覆性信仰和活动的大本营。黑客从出现伊始,就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但直到现在,人们对黑客的了解都还比较有限。《秩序、冲突与转变:黑客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与黑客访谈、加入黑客QQ群、分析研究黑客论坛等方式,从构成黑客日常生活世界的“技术、学习、共享、自由、奉献、法律”这六个规范秩序出发,分析了黑客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揭示了其日常规范秩序的冲突及转变。《秩序、冲突与转变:黑客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研究内容具有前沿性,填补了国内关于黑客群体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1.1.2 黑客的历史及其文化源流简述
  (1)黑客的产生与发展许多人可能会觉得黑客行为只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但实际上它已经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了。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黑客亚文化也开始深人大众。我们开始无时不感觉到黑客的存在。
  大约19世纪末期,当电话发明并开始遍布整个美国的时候,第一代黑客就出现了。他们是在早期的贝尔电话公司里做总机接线员的一群男孩子。他们故意误接电话、偷听别人的交谈以及搞一些其他的无害的恶作剧。贝尔电话公司感到这群男孩子太不可靠,因此不久便将他们解雇,重新雇用那些更为可靠的女孩子来当接线员。黑客这个名词当然是后来才有的,但如果将黑客定义为利用技术未经授权进入一个系统的话,真正意义上最早的黑客就是这些贝尔电话公司的男接线员。
展开
目录
内容提要/1
第一章 绪论/1
1.1 研究对象/2
1.1.1 黑客/2
1.1.2 黑客的历史及其文化源流简述/6
1.2 先行研究综述与本文的理论框架/19
1.2.1 有关黑客文化及其行动的先行研究/19
1.2.2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27
1.2.3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及相关的概念工具/32
1.3 研究方法/38
1.3.1 黑客论坛的实地研究/39
1.3.2 黑客QQ群的实地研究/41
1.3.3 黑客的深度访谈/42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3

第二章 黑客的规范秩序/46
2.1 技术/47
2.1.1 行动的意义与情感的表达/49
2.1.2 地位的标准与权力的象征/53
2.2 学习/56
2.2.1 作为价值的“学习”/56
2.2.2 作为日常行为规则与实践模式的学习/58
2.3 共享/65
2.3.1 群体地位与“共享”/66
2.3.2 “共享”的价值与黑客的事业/72
2.4 自由/75
2.4.1 黑客的自由传统/75
2.4.2 个体性的张扬/79
2.4.3 自由的秩序/83
2.5 奉献/86.
2.5.1 入侵及其“奉献”的意义/87
2.5.2 爱国主义/94
2.5.3 行侠仗义/98
2.6 法律/102
2.6.1 黑客的合法性问题/103
2.6.2 应对法律的策略/108
2.7 小结/112

第三章 规范秩序的冲突及黑客的类型化/115
3.1 规范秩序的冲突/115
3.1.1 黑客精英与脚本小子——“技术”的冲突/115
3.1.2 拜师和收徒——“学习”的冲突/123
3.1.3 免费与收费——“共享”的冲突/126
3.1.4 “无限自由”与“技术自由”——“自由”的冲突/132
3.1.5 “别拿黑与白的对立,来衡量你和我的距离”——“奉献”的冲突/138
3.1.6 坏客、侠客与鹰犬——“法律”的冲突/145
3.2 冲突与黑客的类型化/149
3.2.1 黑客、骇客及红客/151
3.2.2 白帽、黑帽与灰帽/156
3.3 小结/161

第四章 阈限性与黑客的转变趋势/163
4.1 黑客的阈限性/163
4.2 作为黑客的行动者与作为行动者的黑客/167
4.3 黑客转变的趋势/173
4.3.1 “从良”或“招安”/173
4.3.2 利益化/176
4.4 较量与反抗/181
4.5 小结/190

第五章 结语/192
5.1 结论/192
5.2 启示/197
5.2.1 对制定政策的启示/197
5.2.2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199
参考文献/201
后记/20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