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一切生物都与四季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人也不能脱离天地气息而存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皮肉骨筋等组织的机能活动无不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里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明代医学家张景岳称:“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著名医学家吴鹤皋也说:“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这些都说明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保持身体的协调平衡。
春、夏、秋、冬,四时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的生命活动也是对立的两方,人体必须适应四时气候变化来维持生命活动。否则,人体生理节律就会受到影响,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也会降低。《素问·金匮真言论》有“五脏应五时,各有收受”之说,指的是人体五脏与自然界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春季,是“肝主春”,即人体肝脏与春季相应,肝的功能在春季比较旺盛,具体表现为肝主藏血、肝主疏泻的功能逐渐加强。这些生理上的变化,都对饮食提出了新的要求。再如秋季,秋季的主气室“燥”,在人体内,肺属燥金,其气应秋。秋分后燥气过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必侵袭肺所主的皮毛和鼻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