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异构网络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101700
  • 作      者:
    (瑞士)Torsten Braun[等]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异构网络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内容新颖,深入浅出,可以作为计算机和通信网络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欧盟第六框架计划(FP6)综合项目“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over Heterogeneous Networks”(EuQoS)给出了一系列在Internet上支持端到端QoS的新奇想法以及解决方案,《异构网络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基于EuQoS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的重要技术及学术成果,专门介绍了在异构的有线/无线网络中,实现端到端QoS保障所需的机制、协议和系统架构,特别关注了测量技术、流量工程机制与协议、信令协议,以及支持公平性和QoS的扩展传输协议。《异构网络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在最后一章特别展示了如何将这些机制和协议集合成一个综合的端到端QoS体系架构,以支持异构的有线/无线接入网的端到端QoS控制。在附录中还给出了诸如仿真和模拟等QoS机制的评价方法和技术。
展开
精彩书摘
  音频传输一般具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带宽需求,这取决于是传输话音还是传输高保真音乐。除了编码后的音频数据,由IP协议引入的开销、用户数据报(UDP)和实时传输协议(RTP)分组头也必须加以考虑。较长的分组可以降低此类开销。在这种情况下,音频采样被装入单个分组中,但较长的打包间隔会增加时延。此外,分组丢失的敏感度会增加,这是因为单个分组包含了更长的连续音频采样序列。
  特别是如电话这样的交互音频应用具有更高的时延需求,建议的电话最大可容忍时延为150ms。这包括如1.1.1节描述的四类时延部分和打包时延。时延抖动也要被限制,这是因为高的时延抖动会增加接收端的播放缓冲区大小需求。此外,交互的音频应用对分组丢失也相当敏感。因此,它们需要(非常)低的丢包率。具体数值取决于音频应用的类型。使用母语的电话通话比使用外国语的电话通话或是高保真音乐具有更低的误码率限制。此外,由于一些系统使用一些带冗余的编码方式,因此能容忍更高的分组丢失。
  当单个用户接收并收听音频流而不进行交互时,时延、带宽和误码率的要求可以放宽。但是,由于缓冲区大小的限制,网络仍然需要对一些Qos参数提供保障。
  1.2.2.2视频应用
  上文中很多对音频的陈述对视频传输也同样适用,因为音频和视频传输有很多共同点。如果是交互的应用,两类应用都对时延、抖动和丢包率敏感。然而,音频和视频应用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最重要的是:视频应用需要的带宽更高,这取决于用户需要的画质水平以及视频设备的支持能力。如个人电脑或移动手持终端视频会议工作在几十kbps,而高保真的视频需要几Mbps。带宽需求取决于如下系统参数:色彩深度、屏幕大小和解析能力、帧速率、由压缩引入的可接受的质量降级。
  另一个不同点是由于使用的编码方案不同,视频流通常比音频流更具突发性。像MPEG这样的编码方案周期地发送一个所谓帧内编码(intracoded)的帧,该帧和其他任何前面发送的帧或成功传输的帧不存在联系。在帧内编码帧之间传输的各帧叫做帧间编码(intercoded)帧,参考其他帧并仅对与参考帧相比的帧间差别(根据运动向量、色彩差别等)进行编码。这导致了视频业务的所谓弱正则性(weaklyregular),而相比之下音频业务通常具有强正则性(stronglyregular),如图1.5所示。弱正则业务产生一些短期突发。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动机和基础
1.1 服务质量及其参数
1.1.1 端到端数据传输中的时延和时延抖动
1.1.2 带宽和丢包率
1.2 应用的QoS需求
1.2.1 网络应用的类型
1.2.2 应用的QoS需求
1.3 网元中的分组调度
1.3.1 连续工作型/断续工作型调度算法
1.3.2 公平性
1.3.3 调度算法
1.3.4 数据包丢弃
1.4 服务质量架构
1.4.1 集成服务(IntServ)
1.4.2 区分服务(DiffServ)
1.4.3 端到端QoS机制
1.5 QoS感知应用的实现与性能
1.5.1 QoS成功应用的先决条件
1.5.2 媒介伸缩
1.5.3 QoS方案的采用带来的性能增益
1.5.4 小结
1.6 本书的结构

第2章 基于IP的网络中的QoS测量技术
2.1 简介
2.2 测量指标
2.2.1 网络层
2.2.2 呼叫层(calllevel)
2.2.3 用户层(userlevel)
2.3 测量技术
2.3.1 前期注意事项
2.3.2 基础技术
2.3.3 主动测量
2.3.4 被动测量
2.4 小结

第3章 流量工程
3.1 简介
3.2 一个激励实例
3.3 多协议标签交换体系结构
3.3.1 转发部分
3.3.2 控制部分
3.3.3 MPLS优化
3.4 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
3.4.1 基于约束的路由选择
3.4.2 显式路由信令
3.4.3 流量工程实践
3.5 流量工程和服务质量
3.5.1 基于MPLS的QoS支持
3.5.2 流量工程对DiffServ的扩展
3.6 小结

第4章 信令
4.1 介绍
4.2 会话初始协议
4.2.1 SIP协议及关键建议
4.2.2 协议的构成
4.2.3 SIP消息
4.2.4 会话描述
4.2.5 SIP会话的建立
4.2.6 SIP扩展
4.3 下一步信令(NSIS)
4.3.1 背景及主要特点
4.3.2 信令场景与协议架构概述
4.3.3 NSIS层传输协议
4.4 公共开放策略服务(COPS)
4.4.1 COPS概述
4.4.2 基本模型
4.4.3 COPS协议
4.4.4 COPS消息
4.4.5 公共操作
4.4.6 使用举例——COPS在RSVP的应用
4.5 小结

第5章 增强的传输协议
5.1 介绍
5.2 传输协议技术发展水平
5.2.1 TCP和UDP
5.2.2 TCP演进
5.2.3 SCTP(流控制传输协议)
5.2.4 DCCP(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
5.2.5 讨论
5.3 传输机制
5.3.1 概述
5.3.2 拥塞控制机制
5.3.3 可靠性机制
5.3.4 讨论
5.4 增强的传输协议机制
5.4.1 TFRC和gTFRC——一种QoS感知的拥塞控制
5.4.2 应用感知传输机制
5.5 小结

第6章 EuQoS系统
6.1 概述
6.2 体系结构
6.2.1 目标和需求
6.2.2 功能模块及其主要功能
6.2.3 控制平面要素:资源管理(RM)和资源分配(RA)
6.3 初始化、调用、运行及管理
6.3.1 初始化
6.3.2 调用(invocation)过程
6.3.3 运行、操作和管理”
6.4 异构网络中端到端的服务类别
6.4.1 在BJQoS中端到端的服务类别
6.4.2 规范的端到端服务类别的服务质量机制和算法
6.4.3 在底层技术中实施端到端的服务类别
6.5 EuQoS增强的传输层协议
6.5.1 引言
6.5.2 EuQoS增强传输协议服务
6.5.3 流/非流的应用服务
6.6 组播
6.6.1 应用层组播
6.6.2 EuQoS系统中的应用层组播
6.6.3 组播中间件
6.6.4 组播中间件引入QoS
6.7 远程医疗应用
6.7.1 远程医疗——应用驱动的QoS案例
6.7.2 Medigraf概述
6.7.3 Medigraf适配EuQoS
6.8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A网络协议在网络模拟工具中的实现
A.1 模拟的主要概念
A.1.1 模拟过程
A.1.2 模拟类型
A.2 网络模拟
A.2.1 并行/分布式和顺序执行的模拟
A.2.2 包级别、基于流和混合式模拟
A.2.3 模拟加速
A.2.4 研究领域的网络模拟
A.2.5 用于教学目的的模拟
A.3 网络模拟器
A.3.1 GloMoSim和QualNet
A.3.2 JiST/SWANS
A.3.3 SSF(ScalableSimulationFramework)和SSFNet
A.3.4 OMNeT++和OMNEST
A.4 ns-2(NetworkSimulatorversion2)网络模拟器
A.4.1 语言概念
A.4.2 层次架构
A.4.3 第一步——模拟脚本模板
A.4.4 节点、链路和流
A.4.5 无线网络
A.4.6 ns-2应用协议
A.4.7 运行ns-2模拟的建议
A.4.8 分析方法
附录B侧重于面向QoS卫星通信的网络仿真
B.1 网络仿真基础
B.1.1 网络仿真介绍
B.1.2 什么是网络仿真
B.1.3 为什么使用网络仿真
B.1.4 对仿真系统的需求
B.1.5 网络仿真系统方法
B.2 实例分析:面向QoS的卫星通信的仿真
B.2.1 引言
B.2.2 DVB卫星通信
B.2.3 卫星网络系统的QoS支持
B.2.4 DVB-S、DVB-RCS上星系统的仿真
B.3 小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