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通信电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8066432
  • 作      者:
    冀常鹏主编
  • 出 版 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现代通信电源》深入浅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通信电源设备和系统,紧密结合具体产品,力图使读者了解现代通信电源的发展变化和国内外现状,着重介绍了现代通信电源设备和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电路结构、应用和设计方面的知识,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新颖性。<br>    全书内容共分10章:第1章对通信电源系统进行了一般性介绍;第2章阐述了交流供电系统;第3章详细介绍直流电源系统;第4章介绍构成开关电源的基础电路;第5章为电信电源的集中监控系统;第6章为接地和防雷等内容;第7章介绍了交流不问断电源;第8章介绍了典型的通信电源设备的组成和使用维护知识;第9章介绍电信电源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第10章对开关电源的设计软件做简单介绍。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通信电源》对现代通信电源及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典型基本电路,以及通信电源的可靠性及设计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内容共分10章:第1章对通信电源系统进行了一般性介绍;第2章介绍交流供电系统;第3章介绍直流电源系统;第4章介绍开关电源的基础电路;第5章介绍电信电源的监控系统;第6章介绍接地和防雷等内容;第7章介绍交流不间断电源;第8章介绍典型的直流电源设备;第9章介绍电信电源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第10章对开关电源的设计软件做了简单介绍。<br>    《现代通信电源》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从事通信电源的工程设计、维护管理和设备生产研制人员使用,亦可作为各类通信电源专业的学习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1)接地体。接地体又称为接地电极或地网,它与土壤形成电气接触,可将各地线中的电流汇人大地。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接地体一般由建筑混凝土内的钢筋和建筑物四周敷设的环形接地电极组成。<br>    (2)接地引人线。接地体与接地总汇集线之间的连线,称为接地引入线。为了提高使用寿命,接地引入线应进行防腐处理。<br>    (3)接地汇集线。接地汇集线是指与各通信机房接地线相连的接地干线。为了减少地线上杂散电流回窜,接地汇集线分为垂直接地总汇集线和水平接地分汇集线两部分。垂直接地总汇集线是垂直贯穿于通信局各层楼的接地主干线。它的一端与接地引人线相连;另一端与各层楼的钢筋和水平接地分汇集线相连,形成辐射状结构。水平接地分汇集线应分楼层设置,各通信设备的接地线应就近接入水平接地分汇集线。<br>    (4)接地线。各类通信设备的接地端与水平接地分汇集线之间的连线,称为设备的接地线。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根据设备接地要求确定,并且不准使用裸线。<br>    1.2.2分散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br>    1-基本结构  分散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3所示。采用分散供电方式时,交流供电系统仍采用集中供电方式。交流供电系统的组成与集中供电方式相同。直流供电系统可分楼层设置,也可按各通信系统设置。阀控式免维护蓄电池组可设置在电池室内,也可与通信设备设置在同一机房内。在各个分设的直流供电系统中,每部分可以采用较小容量的电池组。<br>    2.分散供电方式的优点<br>    为了适应超大容量通信枢纽的要求,分散供电系统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因为近年来在大型枢纽和高层局(站)内,通信设备的容量迅速增加,所需的供电电流大幅提高,有时需要几千安的由流集中供电系统很难满足通信设备的要求。同时,采用集中供电系统时,电源出现故障,将造
展开
目录
第1章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br>1.1 通信设备对电源系统的要求<br>1.2 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br>1.2.1 集中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br>1.2.2 分散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br>1.2.3 混合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br>1.2.4 通信电源的分级<br>1.3 发展概况<br>1.4 通信电源的性能和规范<br><br>第2章 交流供电系统<br>2.1 交流供电的构成<br>2.1.1 交流供电的种类<br>2.1.2 市电交流供电系统<br>2.1.3 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地<br>2.2 交流供电的质量指标<br>2.2.1 国家标准规定的交流电源供电电压、频率及谐波的规定<br>2.2.2 电信直流电源供电电压及频率要求<br>2.2.3 ITU K.34对交流电源的接口建议<br>2.2.4 交流电源中的干扰电压<br>2.2.5 提高电能指标的措施<br>2.3 高压交流供电系统<br>2.3.1 高压交流供电系统组成<br>2.3.2 电信局(站)变电所高压供电系统<br>2.3.3 工程设计中常用的高压供电系统接线<br>2.4 高压配电设备及电力变压器的产品系列<br>2.4.1 高压配电设备和设备选择<br>2.4.2 变压器的产品系列和容量选择<br>2.5 低压交流供电系统<br>2.5.1 低压交流供电系统的组成<br>2.5.2 市电供电电源与备用电源的切换方式<br>2.5.3 电力室交流供电系统<br>2.5.4 低压配电设备的选择<br>2.5.5 低压稳压设备的选择<br>2.6 变电所的信号装置<br>2.6.1 信号装置的分类<br>2.6.2 集中式中央信号装置<br>2.7 柴油发电机组交流供电系统<br>2.7.1 电信局(站)的自备电源<br>2.7.2 电信局(站)柴油发电机组的种类和用途<br>2.7.3 柴油发电机组的结构分类及特点<br><br>第3章 直流电源系统<br>3.1 直流电源的种类和组成<br>3.1.1 概述<br>3.1.2 直流基础电源<br>3.1.3 国际上有关直流电源的标准和建议<br>3.1.4 直流电源的种类<br>3.1.5 直流供电系统的组成<br>3.2 直流电源的配电系统<br>3.2.1 低阻配电系统<br>3.2.2 高阻配电系统<br>3.2.3 电子熔断器<br>3.2.4 直流配电设备的规格和要求<br>3.3 高频开关整流器<br>3.3.1 高频开关整流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br>3.3.2 高频开关整流器的分类<br>3.3.3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br>3.3.4 高频功率电力电子器件<br>3.3.5 功率变换电路<br>3.3.6 高频开关整流器的控制电路<br>3.3.7 高频开关整流器的主要技术指标<br>3.4 直流电源供电方式<br>3.4.1 整流器独立供电方式<br>3.4.2 整流器、蓄电池的供电方式<br>3.4.3 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方式<br>3.4.4 自然能、蓄电池供电方式<br>3.4.5 不间断蓄电池系统供电方式<br>3.4.6 整流器、燃料电池供电方式<br>3.4.7 浮充供电系统调压方式<br>3.5 蓄电池<br>3.5.1 概述<br>3.5.2 铅酸蓄电池<br>3.5.3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br>3.5.4 碱性蓄电池<br>3.5.5 锂蓄电池<br>3.5.6 镍氢蓄电池<br><br>第4章 开关电源电路<br>4.1 开关电源的功率转换电路<br>4.2 控制电路<br>4.2.1 控制电路的功能和结构<br>4.2.2 SG1524/3524脉宽调制型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br>4.2.3 TL494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br>4.2.4 TL1451脉宽调整型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br>4.2.5 MC34025/33025高速双端PWM集成控制电路<br>4.3 功率因数校正<br>4.3.1 电功率和功率因数<br>4.3.2 功率因数的提高<br>4.3.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br>4.3.4 集成功率因数控制器<br>4.4 谐振变换器<br><br>第5章 电信电源的监控系统<br>5.1 概述<br>5.2 电信电源系统的监控内容<br>5.3 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br>5.3.1 监控系统的组成<br>5.3.2 监控系统的功能<br>5.4 监控系统的网络连接<br>5.4.1 监控系统网络连接的基本概念<br>5.4.2 监控系统网络连接方式<br>5.5 电信局(站)的电视图像监视系统<br>5.5.1 电视图像监视系统的组成<br>5.5.2 图像监视设备的性能<br>5.5.3 数字视频技术<br>5.6 监控系统示例<br>5.6.1 大诚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br>5.6.2 微波和光缆无人中继站电源和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简介<br>5.7 嵌入式系统在通信电源监控中的应用<br>5.7.1 监控对象的选取<br>5.7.2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组网方案<br>5.7.3 监控平台的硬件电路设计<br>5.7.4 监控平台的软件设计<br>5.7.5 监控平台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br>5.7.6 监控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br><br>第6章 接地和防雷<br>6.1 接地系统<br>6.1.1 接地系统的组成与各部分的功能<br>6.1.2 接地的分类<br>6.1.3 分设和合设的接地系统<br>6.2 电信局(站)接地电阻值<br>6.2.1 我国电信局(站)接地电阻值<br>6.2.2 国外电信局(站)的接地电阻值<br>6.3 接地系统的电阻和土壤的电阻率<br>6.3.1 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br>6.3.2 接地系统的电阻<br>6.3.3 土壤的电阻率<br>6.4 接地系统的设计<br>6.4.1 单个接地体的计算<br>6.4.2 多个接地极组成的接地体的计算<br>6.4.3 常用角钢和钢管多极接地体接地电阻的计算图表<br>6.4.4 不同季节的接地电阻的计算<br>6.4.5 接地体和接地导线的选择<br>6.5 人工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br>6.5.1 三种人工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br>6.5.2 降阻剂接地电极的施工方法<br>6.6 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的测量<br>6.6.1 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br>6.6.2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及接地电阻测量仪器<br>6.7 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br>6.7.1 电源系统的过电压保护<br>6.7.2 雷电的形成和特征<br>6.7.3 电信电源系统防雷保护原则<br>6.7.4 氧化锌压敏电阻避雷器<br>6.7.5 交流低压TN和TT系统内装设电涌保护器(SPD)的要求<br>6.7.6 电信电源系统防雷保护主要措施<br><br>第7章 交流不问断电源UPS<br>7.1 在线式UPS电源的组成及工作原理<br>7.2 UPS电源的整流电路<br>7.3 UPS电源的逆变电路<br>7.4 静态开关<br>7.5 UPS电源的高频环节变换方式<br>7.6 充电装置与电池管理维护<br>……<br>第8章 典型的直流电源设备<br>第9章 电信电源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br>第10章 开关电源设计软件简介<br>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摘要)<br>附录2 有关电信电源系统和设备的标准、规范目录<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