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光电信息技术与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8068290
  • 作      者:
    张记龙[等]著
  • 出 版 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张记龙(1964- ),男,1964年生,山西汾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光电信息与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学术带头人之一,教育部学科评议专家,中国兵工学会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员。198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原太原机械学院(现为中北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俄罗斯圣彼得堡精密机械与光学大学“光电仪器与系统”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英国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做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光电信息处理、光电仪器与系统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07年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一),2002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2部。
    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模范教师和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008年入选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光电信息技术及应用》以编者多年从事光电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为基础,内容均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防专项和国家新产品开发计划等的研究成果。该书分六个专题,分别论述激光告警技术及应用、瞬态表面高温光电探测技术及应用、甲烷浓度光电测试技术及应用、棱镜反射光技术及其在溶液浓度测量中的应用、人眼视光学特性光电信息技术及应用以及激光光幕技术及应用。这六个专题自成体系,相对独立,内容涉及光源、光的传播、光的转换、光的调制、光的探测、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信息采集与处理等光电信息技术的相关领域。激光告警技术重点论述相干探测和傅里叶变换光谱探测技术;瞬态表面高温光电探测技术则以黑体辐射为基础,论述蓝宝石高温传感器及其温度绝对校准原理;甲烷浓度光电测试技术则重点研究气体浓度光谱测试技术、差分吸收和二次谐波检测技术;棱镜反射光技术及其在溶液浓度测量中的应用论述了消失波特性和棱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重点研究棱镜反射光技术在溶液浓度测试中的理论和方法;人眼视光学特性光电信息技术主要论述客觉验光仪和眼睛角膜光电测试方法;激光光幕技术则研究激光光幕形成理论和以光幕为区截装置的弹丸速度光电测试技术及激光测速靶。
  《现代光电信息技术及应用》可为从事光电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技术人员、研究生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从上述激光告警技术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早期的激光告警装置主要是非成像型告警,其波长覆盖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方位分辨力较低,一般为几度到几十度,取决于光电二极管的数量;不能确定激光波长;系统大而笨重,作战效能不高。随着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军用激光器的种类和波长覆盖范围迅速扩大,对激光告警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现代光电子技术的深入发展,也使得研制更商性能的激光告警装置成为可能。
  目前,激光告警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波长覆盖范围不同的告警器组合到一起,以拓宽光谱响应范围,发展对中、远红外激光的被动告警技术;
  (2)为了测定激光波长和提高系统信噪比,开发各种相干识别型激光告警装置;以消除或抑制太阳光、炮火闪光等复杂背景光的干扰,提高告警概率;
  (3)提高激光告警的方位分辨力,如采用光纤延迟技术、CCD摄像技术,在非成像型告警装置中采用邻域相关技术等;
  (4)为了更精确地判断激光威胁源的性质,要求告警装置能够识别激光的光谱及脉冲特性,希望能获得足够多的信息,保证高的告警概率和低的虚警率,以便识别和采取有效的对抗措施;
  (5)为了适合于单兵使用,开发小型、便携式的激光告警装置;
  (6)为对抗激光对卫星的威胁,需开发小型的、抗辐射能力强的星载激光告警设备;
  (7)充分将光纤前端技术、现代光学信息理论以及应用光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激光告警系统。
展开
目录
第1章 激光告警技术及应用
1.1 概述
1.2 光谱识别型激光告警技术
1.2.1 非成像光谱识别型
1.2.2 成像光谱识别型
1.3 相干识别型激光告警技术
1.3.1 F—P型激光告警技术
1.3.2 Michelson干涉型激光告警技术
1.3.3 光栅衍射型激光告警技术
1.3.4 傅里叶变换激光告警技术
1.3.5 其他相干激光告警技术
1.4 激光告警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瞬态表面高温光电探测技术及应用
2.1 瞬态表面高温测量系统
2.1.1 蓝宝石光纤黑体腔传感器设计
2.1.2 测温原理
2.1.3 某导弹发射箱前框瞬态高温测试
2.2 可溯源瞬态表面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系统
2.2.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2.2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2.3 瞬态超高温测试的外推方法
2.3.1 蓝宝石光纤黑体腔温度外推测试方法
2.3.2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2.3.3 外推测温的实验验证
参考文献

第3章 甲烷浓度光电测试技术及其应用
3.1 概述
3.2 瓦斯气体检测的基本方法
3.3 气体特征光谱吸收原理
3.4 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检测方法
3.4.1 差分吸收技术
3.4.2 谐波检测技术
3.5 瓦斯气体监测系统设计
3.5.1 光源模块
3.5.2 传感模块
3.5.3 光电转换及电路模块
3.5.4 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
3.5.5 测试结果
3.6 瓦斯浓度与温度无线光纤光电混合网络
3.6.1 系统结构
3.6.2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
3.6.3 节点软件设计
3.6.4 区域差分定位算法
3.6.5 上位机监控系统
3.6.6 试验结果
参考文献Y

第4章 棱镜反射光技术及其在溶液浓度测量中的应用
4.1 平面光波在界面的全反射特性和偏振光的产生
4.1.1 平面光波的全反射特性
4.1.2 消失波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4.1.3 偏振光产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2 金属薄膜的基本特性
4.2.1 金属薄膜光学特性的一般特点
4.2.2 银膜和金膜在应用中的特点
4.2.3 透明基片上的单层吸收膜的反射特性
4.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3.1 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子体概念
4.3.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基本概念
4.3.3 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的三种解释
4.4 棱镜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理论研究
4.4.1 棱镜型SPR传感器金属膜的厚度
4.4.2 棱镜折射率对SPR传感器共振角的影响
4.4.3 溶液浓度对SPR传感器共振角的影响
4.4.4 光强度调制型SPR传感器测量溶液浓度
4.4.5 棱镜型SPR传感器的灵敏度与影响因数
4.5 保偏光纤及其在棱镜型SPR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4.5.1 保偏光纤的基本原理
4.5.2 保偏光纤的结构特点
4.5.3 保偏光纤的精确定位方法
4.5.4 温度对保偏光纤的影响
4.5.5 棱镜型保偏光纤SPR传感器
4.6 基于菲涅耳公式测量溶液浓度的简单模型
4.6.1 基于菲涅耳公式测量溶液浓度的特点
4.6.2 基于菲涅耳公式测量溶液浓度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
4.6.3 基于菲涅耳公式测量溶液浓度的计算模型的实验装置
4.6.4 基于菲涅耳公式测量溶液浓度的计算程序
参考文献

第5章 人眼视光学特性光电信息技术及应用
5.1 人眼屈光系统介绍
5.2 几种屈光度测试方法简介
5.2.1 插片法
5.2.2 光电验光仪器
5.3 客观式全自动光电验光原理及验光仪
5.3.1 屈光度测量系统
5.3.2 监视系统
5.3.3 眼底图像处理的计算方法
5.3.4 验光仪电子测量系统
5.3.5 光学拖动步进电机驱动细分控制技术
5.4 人眼角膜屈率图像的亚像素测量技术
5.4.1 光学测量原理
5.4.2 角膜图像处理
参考文献

第6章 激光光幕技术及应用
6.1 光幕形成及其参数
6.2 激光光幕光学系统设计基础
6.2.1 高斯光束的传播
6.2.2 高斯光束准直扩束系统设计基础
6.3 激光光幕的形成技术
6.3.1 光源
6.3.2 半导体激光器准直系统设计
6.3.3 光强高斯分布型激光光幕
6.3.4 光强均布型激光光幕
6.4 激光光幕光电测速系统
6.4.1 激光光幕光电测速光学系统
6.4.2 光电检测器件及光电转换电路
6.4.3 激光光幕测速系统
6.4.4 激光光幕光电系统中的光干扰抑制技术
6.5 天幕技术及应用
6.5.1 天幕的形成
6.5.2 天幕测速系统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