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设想:把计算机的功能完善、通用灵活等优点和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结合起来,制造出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并提出了新型电气控制装置的10条招标要求。其中包括:工作特性比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可靠;占位空间比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小;价格上能与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竞争;必须易于编程;易于在现场变更程序;便于使用、维护、维修;能直接推动电磁阀、接触器及与之相当的执行机构;能向中央数据处理系统直接传输数据等。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这一招标要求,于1969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可编程序制器PDP-14,并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成功。
这项技术的应用,在工业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此可编程控制器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并很快成功研制了日本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1973~1974年,德国、法国也相继研制成功了本国的可编程控制器。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1977年研制成功了以一个微处理器MCl4500为核心的可编程控制器,并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控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