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世界政党形势
魏伟
2013年,全球近60个国家举行总统或议会选举,选举形势平稳,政权过渡有序。西方国家政治生态持续嬗变,传统政党压力上升。新兴市场国家各种矛盾积聚释放,发展治理困境突出。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局趋稳,部分转型国家政治重建曲折反复,在“变”与“乱”中艰难前行。各国共产党努力适应新形势,积极寻求发展之道;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政权稳固,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推进国家发展。
一、年度世界政党形势的突出特点
(一)各国选情总体平稳,选举结果折射政坛新动向。一是部分大国朝野政党互有得失。德国联盟党应对欧债危机举措得当,继续赢得组阁权,但因原执政伙伴自民党惨败,不得不与社民党组建大联合政府。澳大利亚联盟党击败工党,时隔六年重新上台执政。意大利传统主流政党普遍受创,不得不组建左中右大联合政府。日本自民党赢得参院选举胜利,全面掌控参众两院,摆脱“扭曲国会”局面。二是一些中小国家选举结果风向标意义明显。在东南亚,马来西亚国阵、柬埔寨人民党在全国大选中遭遇反对党挑战,执政优势削弱;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补选落败,反对党的影响有所上升。在南亚,巴基斯坦人民党惨败,穆盟(谢)胜选,正义运动党持续崛起并在地方执政;印度反腐人士于2012年成立的平民党在德里议会选举中获得第二名,显示该地区新兴平民政党上升势头较快。在中东欧和高加索,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捷克等国中左翼赢得选举,冲击了该地区一段时间以来右翼全面掌权的格局;格鲁吉亚总统、“玫瑰革命”旗手萨卡什维利当权十年后黯然下台,预示着该地区“颜色革命”风云人物渐成“明日黄花”。在南欧,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败选,标志着“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通过选举上台执政暂告一段落。在拉美,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连任,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指定的接班人马杜罗成功当选,智利中左翼联盟领导人巴切莱特再度当选,以及阿根廷胜利阵线在中期选举中保住第一大党地位,表明该地区左翼力量虽然面临的挑战增加,但仍有一定发展空间。
(二)发达国家政坛进一步右倾化,极端势力上升势头明显。一方面,右翼政党对政府的政策选择和施政影响加大。主导欧洲政坛的右翼政党继续推进紧缩政策,削减社会福利和公共开支,以稳定财政为国家发展松绑。法国、丹麦等国执政的社会党迫于经济窘境,不得不向引以为豪的社会福利开刀,以保持经济活力。部分组建大联合政府的欧洲国家执政联盟左右翼力量相互妥协,总体上延续新自由主义政策。受此种趋势影响,多数国家执政当局支持率下降。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危机重灾国朝野政党恶斗加剧,民间罢工抗议不断。美国总统奥巴马连任以来,共和党加大对民主党政府的执政干扰与牵制,导致奥巴马的控枪法案被否,综合移民政策改革受挫,医保法案实施遇阻,而且一度导致政府非主要部门停摆。日本安倍政府利用自民党的优势地位,在“修正”历史认识、摆脱战后体制约束、强化军力等方面不断有所突破,年末更是通过《特定秘密保护法》,以加强舆论控制。另一方面,极端主义势力持续崛起,打破政坛平静。意大利草根政党“五星运动”打着反紧缩、反政党、还政于民等口号,一跃成为议会大党。英国独立党异军突起,支持率达到15%,超过了联合执政的自由党。在捷克,成立仅4个月的曙光党以“推动直接民主,普遍实行全民公决”为口号挤进议会。法国极右翼组织国民阵线,影响持续上升,其领导人玛丽娜·勒庞支持率达到24%。德国反欧元党成立仅7个月,就在选举中获得4.7%的支持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