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的发现非常具有戏剧性,它被发现了两次,演绎出一段曲折的故事。在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欧美大陆的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刚刚进入19世纪的1801年在墨西哥城的一所矿山学校任教的西班牙人德.里奥(Andres Manual Del Rio,1764-1849),在研究墨西哥Zimapan地区的褐铅矿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这个消息迅即传到了法国巴黎科学院。这种新元素的盐类用酸处理后,呈现红色,所以当时将它命名为Erythronium,其拉丁文的含义是红色。1803~1804年之间,里奥先后将两个褐铅矿的样本交到柏林自然博物馆和巴黎的Collet Descotil实验室。1805年Collet Descotil实验室作出一个草率的结论,称该矿石中只不过含有铬,并无新元素。此后里奥因钒的性质与前不久被发现的铬相似,对自己的发现也信心不足。1828年,德国学者Wohler.对存放在德国自然博物馆的褐铅矿样品进行研究,其结果与法国巴黎C-D实验室的结论相反,注意到褐铅矿样品的性质并不与铬相同,但他因病而中断了研究,从而错过了证明钒元素的机会。
到1830年,瑞典的医生兼化学家西弗斯特姆(Nil Gabriel Sefst:Fom,1787-1854)从瑞典了aberg的铁矿炼制的生铁中,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其性质既类似铬,又类似铀,但不同于铀和铬的是,这种新元素的水溶液有美丽的颜色,为此他给这种新元素以北欧女神维拉斯(FYeya Vanadis)的名义命名为Vanadium(钒)。稍后不久,瑞典科学家贝泽里斯(Jones Jakob Berzelius,1779-1848)证明了西弗斯特姆发现的新元素与德.里奧发现的是同一种元素,随即转告他的学生Wohler,对他错过机会表示惋惜。此后不久,德。里奥也重新确认了他自己30年前的发现,但由于他的实验资料在送往法国的途中,因船舶事故丢失而无法提供证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