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常用药物分析与经验选萃<br> 药1 黄芪<br> 【性味功效】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br> 黄芪的特点不仅在于补气,而且善与其他药物配合,起到更全面的作用。糖尿病多为气阴两虚证,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又多有其他合并症,所以黄芪的特点就显出优势了。<br> 本品能补气生津以止渴,是治疗气虚津亏的消渴证的重点药物。单用熬膏服即效,或与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等养阴生津药同用,如黄芪汤。<br> 若属气虚血亏之证,面色萎黄、神倦脉虚,本品能补气以生血,常与当归同用,即当归补血汤;若属气虚血滞之证,可用本品补气以行滞通痹,常与羌活、防风、姜黄等祛风湿药或当归、红花、地龙等活血通络药同用,如蠲痹汤、补阳还五汤。<br> 糖尿病症见肺虚自汗,用本品能补肺气、益卫气以固表止汗;阴虚引起的盗汗,亦可应用黄芪,但须与生地黄、黄柏等滋阴降火药同用,如当归六黄汤。<br> 本品有补气利尿消肿之功,可用治糖尿病肾病等症见水肿、蛋白尿者。常与防己、白术等同用,如防己黄芪汤。现代临床以黄芪为主,配伍补脾肾、利水湿之品,治疗慢性肾炎浮肿、尿蛋白长期不消者,亦颇为有效。<br> 黄芪还有良好的补气而托毒生肌之效。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足部感染等病症者,可用本品。治脓成不溃,常配当归、穿山甲、皂角刺等,如透脓散;治久溃不敛,可配当归、人参、肉桂等,如十全大补丸。<br> 【用法用量】绝大多数作者用量为30g;少数作者用60g;另有少数作者用量较小,用10~20g;个别作者重用为100~120g。 <br> 《中药学》建议: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益气补中宜蜜炙用;其他方面多生用。使用时注意,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等忌用。<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