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实用治病手册.妇儿科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093268
  • 作      者:
    陈伙荣主编
  • 出 版 社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医实用治病手册(外科卷)》内容丰富,集中药、针灸、按摩、气功、拔罐、熏洗、热熨、捏脊、发泡等100多种临床的治疗成果和经验,按其疗效,进行归类,去粗取精,一病多方,一症多治,同病异方,异病同方加以治疗。
展开
精彩书摘
    疖是一种发生在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随处可生。初期可分有头、无头两种,有头的毛囊疖,无头的汗腺疖;有的处理不当形成“蝼蛄疖”,反复发作,日久不愈,为多发作疖。发生在夏秋之间称热疖,发生在其他季节称疖。好发于面部。小儿同产妇患病率高。临床表现为初起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脓头,随后疼痛渐剧,自行溃破,流出黄白色脓液,肿痛随之渐减,炎症便逐渐消失而愈。本病多由抵抗力低、个人卫生不注意、局部皮肤擦破等情况下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颈、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会阴部和小腿,症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可遍体散布,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局部潮红胀痛,伴有寒热头痛、心烦胸闷、口苦咽干、便秘等全身症状,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患者,产妇亦常见。
    中医认为,本病由体质衰弱,皮毛不固,外感风邪,内郁湿火,蕴阻皮肤所致。或因夏秋季节,气候炎热,强光下曝晒,受暑湿热毒引起。
    (一)针灸疗法
    1.取穴:神道、身柱穴、合谷、外关、足三里、肩井穴、委中穴。
    操作手法:先用巨针疗法,息者取端坐位,两肩下垂,头尽量前倾,取神道、身柱穴,针尖向下,与皮肤成30~40度角,快速刺入皮肤,顺脊柱向下沿皮下横刺1。5~2寸。再用透灭凉刺法,取合谷、外关、足三里、肩井穴,令患者吸气,将针尖迎着经脉来的方向直刺,随其吸气进针于地部,逆时针方向迅速捻转,使其产生酸麻或触电样感觉,然后令患者鼻吸气,将针提到人部,再逆时针方向捻转6次,再提针到天部,反复操作2~3次,留针1小时,摇大针孔出针。最后用三棱针在委中穴点刺放血。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疮疡感染
一、疖
二、疔
三、痈
四、颈淋巴结结核
五、化脓性骨髓炎

第二章 乳房病
一、乳腺炎
二、乳腺增生
三、乳癖(乳房纤维腺瘤)

第三章 瘿瘤病、周围血管病
一、甲状腺腺瘤
二、六瘤
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四、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五、血栓性静脉炎
六、臁疮
七、褥疮
八、冻伤
九、毒蛇咬伤
十、虫螫伤

第四章 皮肤病
一、红斑狼疮
二、硬皮病
三、皮肌炎
四、白塞氏综合征
五、干燥综合征
六、扁平疣
七、寻常疣
八、带状疱疹
九、脓疱疮
十、毛囊炎
十一、单纯糠疹
十二、虫咬皮炎
十三、玫瑰糠疹
十四、接触性皮炎
十五、湿疹
十六、梅毒
十七、疥疮
十八、头癣
十九、体癣
二十、手足癣
二十一、花斑癣
二十二、念珠菌病
二十三、银屑病
二十四、丘疹性荨麻疹
二十五、荨麻疹
……
第五章 急腹症
第六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七章 肛门病
第八章 眼科疾病
第九章 耳鼻咽喉科疾病
第十章 口腔科疾病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