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谁说中医看病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01009
  • 作      者:
    徐绍萍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如果你是中国人,你有必要看;如果你是位医生,你更应该看;如果你是位患者,你必须得看。<br>    权威:我国著名中医徐绍萍,三十余年临床经验心得体会<br>    科普:让百姓走出中医治病慢的心理误区,掌握正确的中医知识<br>    实用:无论是专业医生还是老百姓都可阅读<br>    通俗易懂,她,每天接待的患者不下一两百人,她,以中医方法治愈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她,用精湛的医术告诉世人——谁说中医看病慢。<br>    著名中医世家<br>    江西上饶“徐氏中医”第三代传人;徐医生的祖父徐永生,为我国老一辈中医界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颇具影响的“药食神三昧一体”疗法;从小受祖父、父亲的影响,徐医生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弘扬。<br>    徐氏中医体系<br>    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历练出纯粹而独具特色的徐氏中医疗法;此法以“辨证施治整体思想观念”为指导,主张异病同治,同病异治。<br>    徐医生在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自诊白疗方法,日常预防和保健常识,以及病之理、症、法、方、药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徐氏中医治疗体系。<br>    医学普及读本<br>    通俗、实用的医学普及读本,引导百姓走出“中医看病慢”的心理误区,掌握正确的中医常识。
展开
作者简介
  徐绍萍,著名中医世家“徐氏中医”第三代传人,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市政协委员,国家一级营养师。三十年来致力于中医大内科及疑难杂症的治疗,其医德高尚,医术出众,多年来经其治愈的患者不下几十万人。其事迹先后被《上饶日报》、《江西日报》、《中国改革报》、《长沙晚报》等媒体报道;荣获三八红旗手、巾帼英雄、市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谁说中医看病慢》从《皇帝内经》到《伤寒杂论》,从《千金要方》到《本草纲目》,祖国中医历经代代传承,无论在阴阳、脏象、经络、诊断、疗法还是临床经验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其包罗人体万象,阐明医经要旨,探讨机理玄微,讲究望闻问切,非西方医术能相并论,被后人奉为法典,传于诸世,造福子孙。
展开
精彩书评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br>  ——(唐)孙思邈<br><br>  百草藏五行,一剂调阴阳。<br>  ——(明)李时珍<br><br>  药食神三补能容一体,人自然精气神足。<br>  ——(徐氏中医世家)徐永生<br><br>  人是一个整体,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如能得法;其效非西医能相媲美。<br>  ——(当代名医)徐绍萍
展开
精彩书摘
    所以感冒其实很好治,首先我们辨别清楚发病时的症状,看看自己的病是属于风热还是风寒。其次针对病在腠理这一特点,我们适合用发散解表的药物来进行治疗。风寒感冒,应选用辛温解表药;而风热感冒,则需选用辛凉解表药。<br>    由于感冒多作用于呼吸道,所以表现症状多为咳嗽、痰饮。针对咳嗽,可在处方中加人杏仁、苏子等止咳平喘药物。针对痰饮,根据寒热的不同可加入贝母、半夏等药物。<br>    感冒可以预防吗?感冒不但可以预防,而且很容易预防。电视上经常有新闻说某人不怕冷,大冬天穿短袖;某人几十年没生过病等。其实他们都是由于体内卫气旺盛,也就是抵抗力强,而把病邪都挡在体外了。大冬天穿短袖的那种是因为新陈代谢速度快,通常甲亢就是新陈代谢快。<br>    新陈代谢快导致体内的卫气旺盛,但这个旺盛是以时刻快速消耗着生命为代价的。所以,有时我们看到身体好好的人突然一得病就卧床不起甚至死亡;而经常患病吃药的人却没那么快病倒,原因就是经常吃药的人多了自身的抵抗基因,而冬天穿短袖者恰是由于不顺其自然之道,一旦病如洪水,便防堤崩塌。<br>    感冒的预防有三点很重要:饮食有节,生活规律,合理运动。<br>    饮食有节,都说病从口人,此言非虚。“口”是人体七窍中最大的一窍,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也最紧密;不吃寒气、火气大的食物,就从外部断绝了体内寒气火气的来源。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常见病<br>一、要想感冒不复反,传统中药显灵验<br>二、发炮最忌抗生素,标本兼治可驱散<br>三、腹泻难受又难堪,一剂中药笑开颜<br>四、急慢咽炎非常烦,长用西药更加玄<br>五、呼吸困难数哮喘,肺气补足是关键<br>六、大汗淋漓非好事,阴阳失调是根源<br>七、失眠好比恶魔般,西药难静反添乱<br>八、阴阳调节把心安,更年期间也不烦<br>九、便秘好比活受罪,理气润肠加驱寒<br>十、头痛好比千斤顶,驱寒助阳邪自散<br>十一、舒经活络加祛寒,谁人还怕肩周炎<br>十二、风湿缠身不可怕,坚持调理勤锻炼<br>十三、痛风好比毒针刺,中医得法十来天<br>十四、西医机碎肾结石,效果不好贵几千<br>十五、人人都怕脂肪肝,饮酒恶习须改变<br>十六、健康杀手高血压,补肾降压通血管<br>十七、要想避免高血指,合理膳食好习惯<br>十八、中风如到鬼门关,预防血压命能还<br>十九、糠尿消渴三高病,补脾清热也关键<br>二十、帕金森病为颤症,西医就比中医慢<br>二十一、眩晕又叫美尼尔,去掉寒湿不晕转<br>二十二、老年痴呆累家人,中药调理似神仙<br><br>第二章 儿科樊<br>一、婴儿黄疸勿紧张,中医节约好几千<br>二、婴儿湿疹乃毒疮,中药一月就愈全<br>三、小儿虫病讲卫生,勤换衣物去虫卵<br><br>第三章 五官类<br>一、鼻炎避免常感冒,清热祛寒疾不顽<br>二、斑秃又称鬼剃头,补肾养血加强肝<br>三、眼病就有好多种,预防风热和外感<br>四、耳鸣耳聋心难受,补肾盎气把风撵<br>五、口疮得了无口福,少吃辛辣多清淡<br><br>第四章 肠胃樊<br>一、胃炎疾病很普遍,理气和胃食不厌l<br>二、疝气属于肠胃病,卫气不足是关键<br>三、痔疮每天苦难言,西医治疗根难断<br>四、脱肛西医用手求,十帖中药就不见<br><br>第五章 妇科类<br>一、女性防治乳腺病,夫妻和睦心里甜<br>二、痛经闭经每月烦,驱寒通血人自安<br>三、妇科疾病盆腔炎,中医调节方安然<br>四、子宫发育不良吝,唯有中医保其全<br>五、妊娠呕吐又恶心,养肝补血精神焕<br>六、乳汁过少勿乱医,进补往往得其反<br><br>第六章 生殖泌尿类<br>一、个人卫生多重视,有助尿路不感染<br>二、前列腺炎老人怕,利尿消肿不发炎<br>三、不育孕看中医,西医动辄就上万<br><br>第七章 中医与养生<br>一、规律生活很重要,健康才是大银行<br>二、行走之中亦有道,每天百步自逍遥<br>三、养生除了身体外,家居环境要重视<br>四、穿衣也有小学问,合理衣着保健康<br>五、人生有容才为大,,生气就是折寿康<br>六、心理衰老莫轻视,再苦也要笑一笑<br>七、健康“三补”话“药补”,并非一补都如虎<br>八、健康“三补”话“食补”,粗粮膳食才为主<br>九、健康“三补”话“神补”,万病难敌神气足l<br>十、盛夏谨防“纳凉病”,汗后:中凉如开刀<br>十一、长吹空调易患病.心静方能自然凉<br>十二、清凉避暑有六法,讲究生态乃至上<br>十三、冬天怕冷话阳虚,身体锻炼要加鲐<br>十四、中成品有讲究,平时选购勿混淆<br>十五、滋补佳品话人参,因人而异很重要<br>十六、不可轻视亚健康.重视预防为第一<br>十七、患病只想找名医,中药煎熬也重要<br>十八、女性疾病请注意,拜非一洗就了之<br>十九、科学坐月体好,老来才有体健康<br>二十、母乳喂养好处多,牛奶喂儿莫当娘<br>二十一、宝宝健康是第一,母乳才是好“食粮”<br>二十二、宝宝发育要重视,提高免疫最重要<br>二十三、父母最怕宝宝病,宝宝药喂有方<br>二十四、“春捂秋冻”虽重要.但要区别婴幼儿<br>二十五、孩子近视不要急,认真辨别真与假<br>二十六、女生“老前综合征”,需要精神多减压<br>二十七、保健强体何法妙,我最推荐做足疗<br>二十八、老人夏季饮食法,记住“三要三不要”<br>传承中医,绵薄之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