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刮灵:跟王敬学刮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0447888
  • 作      者:
    王敬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湖南卫视《百科全说》等、多家电视台特邀主讲专家。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敬,中国中医药报社文化事业部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鉴定中心中医刮痧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主任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刮痧健康法》、《中国刮痧健康法大全》、《拔罐——中国真空拔罐健康法》、《家庭刮痧保健》、《保健刮痧师》、《中医刮痧师》、《刮痧排毒王》。
展开
内容介绍
    刮痧足以砭石刮痧板或水牛角刮痧板等为主要工具,配以十多种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经络穴位与病灶点,对人体具有活血化瘀、排除毒素、自家溶血等作用,既可保健义可治疗的一种绿色生态自然疗法。
    刮痧疗法历史上就是平民百姓不花钱就能治病的好方法,像中暑、感冒、腹泻等小毛病,常常是手到病除。近二十年来,作者一直致力于刮痧疗法的研究、培训与宣传,出版了数本刮痧专著,到大学、社区、单位举办过很多场的讲座,买过作者的书和听过作者讲课的人累积起来差不多有数十万之众。应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之邀,将作者近年来教学、治疗的经验总结提炼成这本以实用为目标的大众健康图书——《一刮灵》,奉献给广大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大约在旧石器时代(距今至少一万年以前),那时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使用砭石治病了。《山海经·东山经》说:“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宋·罗泌《路史》载原始社会酋长太吴伏羲氏“尝草制砭,以治民疾”。
    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古书中,常有砭石的记载。如《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中就有“美疢不如恶石”的记载。汉·服虔注曰:“石,砭石也”。
    砭石疗法在历史上曾被错误理解成石针
    直到西汉年间还有不少关于砭石及其使用的记载,可是到了东汉以后,史书、医籍中却罕有砭石疗法的记载了。当时的医家、学者对砭石的认识已经变得很狭隘,对其解释亦充满了推断与臆猜成分,其中持砭石即石针观点的学者为绝大多数。
    砭石即石针的相关论述见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记载:“砭,以石刺病也”。南北朝·全元起曰:“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镵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又有唐代·王冰注曰:“古者以砭石为针,故不举九针,但言砭石尔”。唐代·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云:“医经者……用度箴石汤火所施”。又言:“石,谓砭石,即石箴也。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
    以上将砭石解释为石针的观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他们认为砭石即石针,其后被金属针代替后就不复存在了,这种“其术(砭石)已绝矣”的观点一直影响到近代,如民国中医名家谢利恒先生编撰近代中医药辞书《中国医学大辞典》将砭石解释为“石锋之可代针刺者”。1995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新编针灸大辞典》将砭石解释为“用以砭刺患部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的工具。
    尽管此类言论颇多,甚至在中医学术界一度也占有主导地位,但当今关于砭石治疗的功效、用法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重视。
    ……
展开
目录
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概述
中国最古老的治病方法是砭石疗法
砭石疗法在历史上曾被错误理解成石针
砭石疗法是一种有别于针刺疗法的独特外治法
砭石疗法真的“其术绝矣”了吗?
当前砭石疗法的主要存在形式——刮痧疗法
其实砭石疗法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刮”
中国刮痧健康法为何物?
第二章 刮痧疗法作用原理
第三章 刮痧疗法的作用
预防保健作用
治疗作用
第四章 刮痧基本手法
单纯刮痧手法
结合刮痧手法
附:刮痧拔罐疗法配合使用三步曲绝招
第五章 刮痧治疗方法
刮痧板等工具的构造功能与修藏
刮痧润肤剂简介
保健治疗前的准备
操作步骤
第六章 刮痧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及预防处理
正常反应
异常反应及预防处理
晕刮现象的预防
第七章 刮痧的注意事项
第八章 刮痧禁忌范围与慎用证
第九章 人体各部位刮痧操作程序
头面部刮痧
胸腹部刮痧
上肢刮痧
下肢前、内、外侧刮痧
颈肩部刮痧
背部刮痧
下肢后侧刮痧

下篇 治疗篇
第一章 内科疾病
急性上呼
支气管扩张
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高血压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
低血压病
心律失常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急性胃炎
慢性胃炎
碱性反流性胃炎
胃肠神经官能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