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最好的医生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是这儿痛就是那儿酸,不是头晕就是浑身无力,总之,没有一处舒服的地方;今天去这家医院看医生,明天去那家医院找大夫,结果中药吃了一包又一包,西药吃了一瓶又一瓶,就是不见有什么效果。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孩子在向他的妈妈诉说“妈妈,我很饿;妈妈,我很冷”的道理一样。孩子饿了、冷了可以自己先想办法,实在不行再去找别人帮忙。可是,现代人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有病了最先去医院找医生,把自己健康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医生身上。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医生有用吗?当然有用,他可以帮助你;不过,他的作用很有限,只占8%左右。美国有一个心脏病专家这样说:“一个患者,当你得病来找医生的时候,医生能给你的帮助很有限,而且任何医生的帮助都不能使患者恢复到得病以前的状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好的医生是让人不得病的医生。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也说“上医治未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是让人不得病的医生。
去哪里找这个最好的医生呢?其实,最好的医生就是患者自己。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患者的本能就是患者的医生,医生是帮助他的本能的。”除了依靠医生的帮助外,患者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一个患者要想重获健康,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了解自己。2000多年前,在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古希腊的一座神庙上有这样一句神对人类的警示:“了解自己吧。”我国古代著作《孙子兵法》也记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哲学家老子更提出:“知人看智,自知者明。”这些都表明知己比知人更高一筹。
人这一辈子总免不了有生病的时候,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不适感后,最先发现的人不是医生,而是我们本人。没有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比如说,你吃多少才算八成饱?你喝多少酒才算适量?你睡多长时间才感觉舒服?你运动量多大才正好?这些只有靠自己在长期的生活、养生中去体验、去总结、去调整,才能恰到好处,别人是无法掌控的。
很多人生病了总是要把自己的痛苦归咎到别人身上,要别人来负责,忘记了健康就在自己手中。曾有一位著名的医生这样说:“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医生手中。”事实正是如此,如果生活中我们能把握健康的主动权,就能保证和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可以说,照顾自己的健康关键在于自己。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我们就此避开医生,而是告诉人们在什么时候应去找医生,在求医时应如何更恰当地向医生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没有病的时候,如何掌握自己的健康状态,做自己最好的医生。
不懂滋补养生,就不会有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如果你的健康是100%,那么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环境因素占7%,而你的个人生活方式要占60%。也就是说,如果你生病了,你不能抱怨父母没有给你遗传好的基因,不能抱怨生不逢时,不能抱怨没有好的医生,不能抱怨外界环境的污染,而应该检查一下你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当然,要想获得健康,我们不能只停留在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躲避疾病的困扰上,更要采取积极正确的健康方式来创造健康,因为有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由你个人造成的,它还要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等,这些都不是我们人为可控的。此时,我们只有开拓养生的智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并长期坚持下去,健康才会不请自来。
纵观现代社会,滋补养生无疑为我们的健康开拓了一条新路。所谓“滋补”,就是滋养补益,利用某些具有补性的食物或中药来给我们的身体提供养分,以补充体内气血阴阳的不足。
大家都知道,人体随时会受到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也就是会受到“邪气”的侵袭。一般情况下,人体均能适应环境,调节机体,保持健康状态而不患病,或患病后很快就会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应变能力。若是先天不足、后天调养不当或外感疾病侵扰,随着年岁增长而发生了虚弱和衰老,这时就会影响人体的应变能力.而进补的作用实质上就是为了让生命活动尽量处于稳定状态。滋补是针对人体正气不足的补充,能使身体更加强壮,精力更加充沛,既可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也可以救急扶危、挽救生命。
当然,真正的补是有讲究的,要因人、因时、因地进补,使其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合的中药,对身体进行综合调养,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可以说,一个不会滋补养生的人,就不会选择正确的补法来养生;一个不会选择正确的补法养生的人,是很难把握健康的。只有把握好滋补与健康关系的人,才能真正拥有健康。
健康弥足珍贵,拥有健康并不难,只要花一点时间,了解一点滋补养生的常识,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我们就能战胜疾病,把健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正确滋补,长生不老
人类的寿命到底有多长?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生物学家估计,人类预期的寿命可达120岁。但是,即便是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寿命也只有七八十岁。为什么人的寿命这么短暂呢?
一个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而且生、老、病、死是新陈代谢的必然过程,这种客观存在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也制止不了。因此,对于这种自然规律,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而不应该用消极的、被动的态度去等待。
除了自然衰老之外,还有一种是早衰。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年龄虽然不大,但看上去却老态龙钟,更有人不尽天年而夭折。根据中医学理论来说,这种现象属于未老先衰,是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造成的。先天不足,是指肾精不足;而后天失养,是保养不当或不好,以致肾精亏损。除了肾精不足外,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早衰的主要原因,如精神因素、劳损过度、饮食失调、病后失养及性生活不节等。
……
展开
——《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