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通百通讲伤寒:老中医串讲伤寒实录:白云阁藏本?木刻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32227
  • 作      者:
    李显忠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张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祖授于桂林左盛德,左氏珍藏四十余年未尝轻出示人,于清·光绪二十年授于门人桂林罗哲初,罗氏又珍藏三十余年,于民国二十四年授于西安黄竹斋。抗日战争前,黄竹斋在浙江宁波天一阁访书期间,经宁波名医家周岐隐介绍,黄氏得识桂林名医家罗哲初,黄竹斋从罗氏处发现他珍藏的《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手抄本。黄氏于1939年筹资刻制木版,校刊公世,因条件所限,仅印250部;1980年,重印200部。笔者1987年11月21日第一次赴南阳即医圣故里,参加“中华全国第二次张仲景学说讨论会”,在会前有幸赴医圣祠朝圣,在医圣的祠宇中偶然发现了仅有几部灰尘久积的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此书一是宣纸木刻版刊印,二是右起竖排,没有标点,每页10行,每行19字,笔者看此书古怪,无意中买了一部,阅后视之如宝,开始了议想著书立说之生涯。
展开
内容介绍
  《一通百通讲伤寒(六经病篇)老中医串讲伤寒实录》在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对照《伤寒论译释》《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充分汲取古今有关《伤寒》《金匮》诸多名著精华及中医诸多杂志、教学参考资料之长,并结合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旁征博引,理论联系临床,对《伤寒杂病论》六经病篇内容进行了系统诠释。《一通百通讲伤寒(六经病篇)老中医串讲伤寒实录》内容丰富,讲解通俗,可作为中医初学者及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入门用书,也可供中医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要点】本条论述太阳温病的症状及误治后的变证。
  【今译】太阳病出现发热而且口渴、不恶寒的症状,取名叫作太阳温病。太阳温病,如果用发汗方法治疗,病人反而全身灼热的,取名叫作太阳风温。太阳风温的症状,脉象寸关尺三部俱浮,自动出汗,身体沉重,瞌睡多,睡眠时鼻息声大,说话发音困难。此时假使误用下法,便会引起小便不利,两眼直视,甚则大便失禁;假使误用火法,轻则皮肤发黄,重则就会引起如同惊痫的症状,时而手足抽掣痉挛;倘若再用火熏的方法,这就一误再误了。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再次误治生命危险就迫在眉睫了。
  【释析】太阳病,无论中风、伤寒,均无口渴和不恶寒之症,若见口渴、不恶寒之症,标志着邪气已内传阳明;今既见口渴、不恶寒之症,却又称之谓太阳病,则此证非为风寒之邪所袭,而为温热之邪所伤,温为阳邪,化热疾速而最易伤阴耗液,因此开始发病的卫分阶段,在发热的同时便出现了津液伤损的口渴,由于温热伤人,故多不恶寒,这是与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有别的症状之一,所以本条首冠“太阳病”,说明太阳也有温病,因为温病多“首先犯肺”,肺主皮毛,太阳亦主皮毛,内脏与体表相通而相互影响,犯肺的温病在开始阶段也与太阳有关,故冠以“太阳病”,在“太阳病”之下,紧接着叙述“发热而渴,不恶寒”的症状相鉴别,则知本处所说的“太阳病”不是风寒引起,而是温热之邪致成的太阳温病。此时切不可误认为风寒伤表而误用辛温发汗,以致助热伤阴,产生的变证。这里仲景示意在辨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的同时,也要注意辨太阳温病。不过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是言其常,而太阳温病则是言其变。
  太阳温病是太阳病之变,因医者不查其变,而误用辛温发汗的方法治疗,结果反助阳热,以致发汗后身体发热更为严重,脉象寸关尺三部俱浮,伴有自汗出,身体沉重,神疲多寐,呼吸气粗,语言困难等症状,此为邪热充斥表里内外,热盛气津两伤之病证,故云:“若发汗已,身灼热,名日风温”,因此风温病禁用汗法。“脉阴阳俱浮”是寸关尺三部脉都见浮象,不言脉紧,说明与伤寒之脉不同,风与温热都是阳邪,阳邪袭表,气血外应,故脉浮;风性疏泄,热迫营阴外越,故自汗出;温热之邪壅遏,使阳气被郁,则身体沉重,它与伤寒的身疼痛有寒热之别;热扰心神,精神昏愦,则见多眠睡;温热上壅,肺窍不利,则鼻息必鼾,心主言,心神被扰,则见语言难出。上述一派温热耗气伤阴之征,仲景已描述得很具体而详细,从脉象到声息,从汗出、身重到眠睡都动态地反映出热盛阴伤之象,治疗上宜辛凉甘寒之剂,可用白虎汤加味为治。
展开
目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