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新加坡樟宜综合医院首先在新加坡开展临床路径,到2000年已应用于近30个病种。如内科——急性心肌梗、哮喘、糖尿病、消化道出血等;普外——阑尾切除术、疝气修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骨科——胫腓骨骨折内固定、尺桡骨骨折切复内固定、全髋关节置换术等嘲。<br> 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许多医院也先后引入这种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方法,使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医疗行为得到规范,医疗纠纷明显减少。临床路径作为全新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其在临床上应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从急症工作到常规护理工作,从成人到新生儿,以及内、外、妇、儿各科均有相关报道。随着I临床路径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和实施病例范围也逐渐扩大,病种已经不再局限于外科手术患者,而是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外科向内科、从院内医疗服务向社区医疗服务扩展。<br> 欧洲路径协会(The European Pathway Association,EPA)在2004~2005年所做的一份调查评估了目前临床路径的应用涵盖患者比例。2004~2005年,各国应用临床路径的患者占总患者比例如下:在美国、新加坡、爱沙尼亚为21%~40%;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英格兰为119/6~15%;在奥地利、沙特阿拉伯、苏格兰、威尔士为6%~109/6;在比利时、丹麦、德国、意大利、新西兰、荷兰、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士为19/6~5%。该项调查同时包含了对今后5年各国临床路径应用涵盖患者比例的预测:在爱沙尼亚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可能达到61%~80%;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威尔士可能会达到41%~60%;在奥地利、德国、荷兰、苏格兰、斯洛文尼亚、瑞士和英格兰可能会达到21%~409/6;在比利时、丹麦、意大利、新西兰可能会达到16%~20%。<br> 二、国内临床路径的发展应用情况<br> 1996年,临床路径被引入北京、天津、重庆、青岛、成都等国内一些城市,这些城市的大医院选取部分病种相继开展了临床路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