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旗峰莞水大岐黄:聚焦东莞市中医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953551
  • 作      者:
    郑志文主编
  • 出 版 社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旗峰莞水大岐黄:聚焦东莞市中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创建于1965年12月1日,40多年来,医院的发展走过一条艰苦创业和崎岖曲折的道路。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历任院领导和全体中医院人的努力奋斗,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在开放改革30年来发展迅猛。1995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广东省示范中医院”,后又被评定为“广东省高等医药院校教学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附设有“东莞市中医药研究所”、“东莞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东莞地区中草药剂型改革中心”。目前东莞市中医院已建设成为一所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中医医院。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这批名医的带领下,东莞市中医院的脾胃专科已经成为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一块“金字招牌”,不仅名震岭南,而且扬名全国。“每年都有无数来自全省各地的患者慕名来到东莞,来到我们医院找脾胃科的专家看病。有的患者甚至刚下车就直奔医院,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郑志文兴奋地说:“不光是外地的患者,有些外国的患者甚至远涉重洋,从澳大利亚、加拿大专程来到东莞,就是为了来我们的脾胃科治一治多年未愈的老毛病。”<br>    东莞市中医院脾胃科的强大,不仅体现在一批名医的个人声望上,还体现在整个科室的医疗水平上,更体现在科研创新能力上。该专科科研成果“中医名家何炎燊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康尔胃冲剂抗消化性溃疡复发临床及实验研究”、“康尔胃Ⅱ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及实验研究”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1999年,由马凤彬教授等完成的“中医名家何炎燊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更是获得了广东省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东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殊荣;由何世东教授主持的“康尔胃冲剂抗消化性溃疡复发临床及实验研究”也获得了广东省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见图14)。
展开
目录
引言<br>回眸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br>一、百年莞医,魅力永存——东莞中医的历史史沿革<br>(一)清末民初,群英荟萃<br>(二)民国受制,凋零一时<br>(三)尊医重教,焕发新春<br>(四)积蓄人才,全面开花<br>二、原掬仁心布仁术,懒为良相作良医——东莞市中医院的历史变迁<br>(一)一个转机,一家医院<br>(二)白手起家,众志成城<br>(三)一枕三指,阻隔麻疹<br>(四)风波骤起,坚定重生<br>崛起篇:若虹昭揭显毅力,再登高峰无惧心<br>一、应时而动:奏响体制改革三乐章<br>(一)与东莞经济腾飞的列车一起呼啸<br>(二)第一乐章: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备<br>(三)第二乐章:争当弘医先锋,积极培养人才<br>(四)第三乐章:实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br>二、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日新月异<br>(一)方便交流,成立首家民间学术团体<br>(二)提升水平,“走出去,请进来”<br>(三)理念超前,老年病研究上马<br>(四)技术合作,肾结石治疗带来理念突破<br>(五)肛肠专科,不断创新成拳头<br>三、改革见效:综合水平更上层楼<br>四、继往开来:新世纪再攀高峰<br>战略篇:为东莞打造一个响当当的中医医院品牌<br>一、将品牌战略进行到底<br>二、名医战略:让团队“从优秀走向卓越”<br>三、特色专科战略:紧握“拳头”才更有力量<br>四、中西医结合战略:中医立院,中西互参<br>五、人才梯队战略:“金字塔”与“百年老店”<br>品牌篇:为优势资源装一颗永动的心<br>一、省医专家缘何来此“取经”?——骨科侧记<br>(一)谭氏正骨饮誉莞邑<br>(二)突发事件彰显团队力量<br>(三)抬着进来,走着出去<br>(四)分专划细,四拳并进<br>(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r>二、他们瞄准的是世界难题——脾胃病科侧记<br>(一)独特的人才梯队<br>(二)四招绝活铸就闪亮品牌<br>(三)科研奠定临床发展基石<br>(四)瞄准的永远是疑难杂症<br>三、打造中医脑科的优秀品牌——中风科侧记<br>(一)专科专治,打造科室品牌<br>(二)中医为本,中西贯通<br>四、十年磨一剑——糖尿病专科侧记<br>(一)一个人开始的专科<br>(二)中西医结合治“未病”<br>(三)因地制宜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br>(四)科教兴科造人才<br>五、用科技促进发展——东莞市中医院科研之<br>路<br>(一)科研有传统,创新成果丰<br>(二)授病人以鱼,授医生以渔<br>(三)中医有优势,创新促科研<br>六、让学习成为制度——东莞市中医院教学侧记<br>(一)联手高校,为医界提供新鲜血液<br>(二)名师带徒,延续传统中医风采<br>(三)开坛授课,助力中医水平登新高<br>(四)跟古人学习,活用处方医案<br>医魂篇:大医精诚,普济苍生<br>一、医乃仁术,医德为先<br>(一)重庆病孩千里求援,莞邑中医伸出援手<br>(二)满满爱心拯救病危弃婴<br>(三)“不抛弃,不放弃”<br>(四)用心的话,办法总比问题多<br>(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br>二、白衣长城阻非典,医者仁心闪光辉<br>(一)“这场战争,我们只能赢,不能输!”<br>(二)“我是党员,必须坚持到底!”<br>三、汶川记忆——他们在行动<br>(一)全院总动员,拯救灾区伤员<br>(二)“帐篷医院”里的白衣天使<br>(三)一场特别的蜜月旅行<br>文化篇:在变化中沉淀文化<br>一、行走在变化中的不变信念<br>(一)“有我这个干劲,中医消灭不了”<br>(二)中医医师的手术刀:慢郎中的跑鞋<br>(三)人是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第一要素”<br>(四)弄懂了什么是文化,才更清楚我们要什么样的文化<br>人物篇:与时俱进的莞医人<br>展望篇:把握市场的脉搏,延续中医的辉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