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0,坎昆的挑战与中国的行动.2010,Challenges in Cancun and China's action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9091
  • 作      者:
    王伟光,郑国光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王伟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987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主要有:《社会主义矛盾、动力和改革》、《王伟光自选集》等。译著主要有《历史与阶级意识》、《西方政治思想概论》。在《人民日报》、《求是》等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哥本哈根会议以后,国际社会对短期达成国际协定的预期普遍降低,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却在加大力度。本书由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分析以及直接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资深专家撰稿,全面介绍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力图为读者全景式地展示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关键问题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坎昆会议各种可能的国际气候政策选择,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本书对于希望了解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动态、政策和行动的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新闻媒体和非政府组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总报告<br>    转折调整务实行动——从哥本哈根高预期减排到坎昆务实调整<br>    摘要:哥本哈根会议以后,国际社会对在短期内达成国际协定的预期普遍降低,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却在加大力度。因而从总体上讲.2010年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出现一些转折,表现在:①国际谈判从减排目标导向转向资金、技术、透明度等行动导向;②国内政策从国际承诺论争转向国内减缓行动;③国W-ffq益与力量格局呈现复杂多样化趋势。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格局也从节能减排导向转向专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低碳促发展。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和绩效领先于世界。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中,中国需要积极努力,顺势而为。<br>    关键词:气候变化国际协定减缓行动低碳发展坎昆会议<br>    一哥本哈根会议:从乐观到挫折<br>    对哥本哈根会议高预期幻想的破灭,使国际社会普遍感受到挫折。这决定了2010年通向坎昆的道路,基础严重缺失,难以承受任何有分量的法律协议。<br>    (一)哥本哈根会议预期<br>    对哥本哈根会议的高预期,源自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一路坎坷和缺乏经济动因的政治意愿。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没有任何具体目标,也没有量化的减排责任。1997年12月达成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公约》附件一缔约方到2008年的平均排放相对于1990年水平,欧盟减排8%,美国7%,日本6%,俄罗斯维持不变,冰岛、澳大利亚等国’还允许有所增加;发达国家在总体上减排5.2%①。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一些发达国家允许森林碳汇、从其他国家购买减排额度,使得《京都议定书》总体减排大打折扣。尽管如此,2年谈判达成的《京都议定书》,又经过8年讨价还价到2005年才生效。眼看议定书到期,2012年以后怎么办?2007年,在巴厘岛联合国气候会议上②,经过艰苦谈判达成“巴厘路线图”,创造性设计并启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公约》长远目标的双轨谈判,从而涵盖《公约》所有缔约方,期望2009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新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定。国际社会普遍期望,哥本哈根会议能够一帆风顺,完成《巴厘行动计划》。
展开
目录
总报告<br>转折调整务实行动——从哥本哈根高预期减排到坎昆务实调整<br>气候变化热点议题<br>IPCC评估报告的编写规则和评估流程以及主要结论介绍<br>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新动向及其对于谈判的可能影响<br>减缓行动的中长期目标<br>《巴厘行动计划》下发展中国家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国内减缓行动<br>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机制现状、动态及展望<br>清洁发展机制:发展现状与未来改革<br>REDD+谈判议题的进展和走向<br>主要国家或集团气候政策新进展<br>美国气候与能源立法进展及其影响<br>欧盟气候政策新进展<br>BASIC集团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地位和作用<br>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及对谈判的影响<br>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及成效<br>研究专论<br>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