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118852
  • 作      者:
    邬伦[等]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作者长期在GIS不确定性及相关领域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及他们所取得的一系列独创性研究成果,系统、全面地阐述了GIS不确定性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8章,内容包括:GIS不确定性基本概念,GIS不确定性问题研究体系,GIS数据获取的不确定性,GIS数据模型不确定性目标的模糊集表达,离散空间中模糊地理对象的空间拓扑关系,TIN不确定性,GIS工程不确定性的评价与控制,以及GIS不确定性研究展望。本书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图文并茂,内容全面,理论和方法体系较为完整,涵盖GIS领域诸多研究热点。<br>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读者对象:从事遥感、GIS、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研究的科研人员,以及遥感、GIS及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和研究生。
展开
精彩书摘
  2.不确定性理论<br>  下面这些理论表面上看似乎和GIS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它和GIS的数据、应用模型是密切相关的。<br>  从对立统一法则和系统理论来看,客观世界大体可以划分为确定性系统和不确定性系统两大类型。这两个相互对立、相互矛盾而又并存的系统,是对称的。但是,所谓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相对的:确定性系统的现象和过程以确定性成分为主,而以不确定性成分为辅;反之,亦然。<br>  从数学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系统的区分,主要以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为依据的,主要依据包括:<br>  (1)稳定系统是指当初始条件发生微小变化时,只能产生相应的很小影响的系统;不稳定系统是指当初始条件发生微小变化时,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即使与初始条件决定的轨道多么接近,都会随时间推移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br>  (2)稳定系统具有稳定和有序的特征,可以根据初始条件来预测未来,也可以推测过去。但不稳定系统则具有所有层次上的扰动(涨落)、变化、多种选择和有限的可预测性。<br>  (3)稳定系统的时间是可逆的、对称的、不存在时间流(时间之矢),过去、未来和现在是等价的(近似的),过去、未来和现在是不能划分的,根据现在就可以知道过去和未来,稳定系统的时间是一种错觉。不稳定系统的时间是不可逆、不对称的,存在时间流;在时间轴上,一切都在发生变化,过去和现在是不等价的,未来和现在也是不等价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br>  (4)在稳定系统中,可以有不稳定的结果,但以稳定的结果为主;在不稳定系统中,可以有稳定的结果,但以不稳定性为主,所以它们又是不对称的。在一个稳定系统中,可能存在局部的、暂时的不稳定性。同时,在一个不稳定系统中,可以出现局部的或暂时的稳定性。这是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所决定的。<br>  (5)稳定系统一般具有平衡过程特征,包括时间、结构和功能的有序性,但也可能出现无序性(热力学第一定律);但不稳定系统一般具有非平衡,甚至远离平衡的特征,它可能产生时间、结构和功能上的无序性,也可能产生新的有序(如热力学的第二定律、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这也是复杂性所决定。<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GIS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br>1.1 当前GIS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br>1.2 不确定性的一般概念及理论<br>1.3 地理系统的基本特征<br>1.4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不确定性问题<br>1.5 研究历史与现状<br>参考文献<br>第2章 GIS不确定性问题研究体系<br>2.1 GIS中不确定性框架体系<br>2.2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概念模型<br>2.3 不确定性研究方法<br>2.3.1 客观世界存在的不确定性——随机性的研究方法<br>2.3.2 人们主观认识上的不确定性<br>2.3.3 盲数和盲信息<br>2.4 GIS中不确定性问题研究方法<br>参考文献<br>第3章 GIS数据获取的不确定性<br>3.1 数据源与数据获取方式<br>3.1.1 数据源<br>3.1.2 数据获取方式<br>3.2 空间数据直接获取的不确定性<br>3.2.1 地图数据的不确定性<br>3.2.2 数字化仪输入的不确定性<br>3.2.3 扫描数字化的不确定性<br>3.2.4 数据转换误差<br>3.2.5 系统处理误差<br>参考文献<br>第4章 GIS数据模型不确定性目标的模糊集表达<br>4.1 集合论<br>4.1.1 集合论基本概念<br>4.1.2 一般拓扑<br>4.1.3 模糊集理论<br>4.1.4 模糊关系<br>4.1.5 模糊推理<br>4.1.6 模糊拓扑<br>4.2 刚性模糊拓扑空间中的拓扑关系<br>4.2.1 模糊边界<br>4.2.2 现有9交模型的分析<br>4.2.3 模糊拓扑空间C<br>4.2.4 刚性模糊拓扑空间中的相交矩阵<br>4.2.5 刚性模糊拓扑空间中简单模糊区域的定义<br>4.2.6 (R~2,C)中模糊区域之间的拓扑关系<br>4.3 一般模糊拓扑空间中的拓扑关系<br>4.3.1 引言<br>4.3.2 更多的拓扑性质<br>4.3.3 一般模糊拓扑空间中的相交矩阵<br>4.3.4 简单模糊区域的定义和性质<br>4.3.5 R2中的简单模糊区域<br>4.3.6 比较<br>4.3.7 结论和讨论<br>4.4 模糊空间对象建模及其拓扑关系<br>4.4.1 代数拓扑与空间数据模型<br>4.4.2 模糊胞腔与模糊胞腔复形<br>4.4.3 模糊空间对象建模<br>4.4.4 模糊空间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br>4.4.5 结论和讨论<br>参考文献<br>第5章 离散空间中模糊地理对象空间拓扑关系研究<br>5.1 引言<br>5.2 模糊地理对象的形式化描述及模型概述<br>5.2.1 模糊概念厘定<br>5.2.2 模糊地理对象形式化描述<br>5.2.3 模糊地理对象研究模型概述<br>5.3 粗糙集及基于粗糙集的连续空间离散化<br>5.3.1 粗糙集<br>5.3.2 基于粗糙集的连续空间离散化<br>5.4 离散空间(Zn)及离散空间中地理对象拓扑关系表达<br>5.4.1 离散空间研究的意义<br>5.4.2 离散空间模型<br>5.4.3 离散空间(Z2)中确定地理对象拓扑关系<br>5.5 离散空间中模糊地理对象空间拓扑关系研究<br>5.5.1 基于栅格空间的区域的定义<br>5.5.2 模糊地理对象的粗糙描述<br>5.5.3 基于粗糙模型的模糊地理对象空间拓扑关系研究<br>参考文献<br>第6章 TIN不确定性研究<br>6.1 概述<br>6.2 方差协方差传播定律<br>6.3 空间三角面的高程误差<br>6.4 等高线的高程误差<br>参考文献<br>第7章 GIS工程中不确定性的评价与控制<br>7.1 空间数据质量的研究进展<br>7.2 土地空间数据库建设过程的数据质量问题<br>7.2.1 土地空间数据库的四点相关性法则<br>7.2.2 数据转换中产生的质量问题<br>7.2.3 数据编辑引入的质量问题<br>7.2.4 数据更新引入的质量问题<br>7.2.5 空间数据库质量问题总结<br>7.3 土地空间数据库质量内容及质量控制的思想<br>7.3.1 土地空间数据库质量控制的基本思想<br>7.3.2 土地空间数据库质量内容体系的建立<br>7.3.3 以规则和元数据为核心的数据质量控制<br>7.3.4 小结<br>7.4 土地空间数据库质量检查方法<br>7.4.1 基于元数据与规则的数据库质量检查方法设计<br>7.4.2 SQL检查方法<br>7.4.3 空间特性检查方法<br>7.4.4 空间关系检查方法<br>7.4.5 地块抽取检查方法<br>7.4.6 统计检查方法<br>7.4.7 小结<br>7.5 GIS工程(过程)质量控制<br>7.5.1 模型的引出<br>7.5.2 确定空间数据误差的传统方法<br>7.5.3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br>7.5.4 空间数据生产各过程误差模型<br>参考文献<br>第8章 结语与展望<br>附录A 采用4×4相交模型时两个简单模糊区域之间存在的拓扑关系 附录B 基于RCC-D-8的离散空间中R×R组合模糊地理对象拓扑关系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