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佛教的养生之道<br> 一、对现代人富有启迪的佛教养生观<br> 4.佛教的健康标准<br> 怎样才算是健康呢?<br> 关于健康的标准,以佛教中诸佛互相问讯的话语可作为代表。如《妙法莲华经》中所载佛陀的问讯:“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四大调和不?世事可忍不?”也就是:身体方面健康是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四大调和;心理方面是能平心对待世事,心理安乐。<br> 这种标准是随顺普通人而说的,其实健康的标准每个人都不同。相比而言,佛教的标准要高些,佛教弟子的健康状态要比平常人好些。因为一般人的健康标准是身体较为强壮,没有较大的疾病就可以算做健康了。而身根只是人身的六根中的一根,佛教对健康的定义还有六根敏利。如果眼睛的视力不够好也不能算做健康,更进一步,如果观察力不够好也算不得健康。<br> 佛陀在经典中开示过六根清净、敏利为佛教弟子修学有成的标志,如《妙法莲华经》的说法,而在《般若经》中,修行般若的菩萨“命根不为老病贫穷等所恼,安隐受乐是为命根利”。<br> 生命的要害——命根,要求能够不为病患所恼,能够安然享受快乐才算是健康。能得乐是佛教健康的标准。而佛陀开示的快乐有两种:一种是世乐,一种是法乐;一种是内乐,一种是外乐。<br> 世乐,如吃得好饮食、男女合欢、色声香味触五欲之乐。法乐,如得法喜悦、得禅定乐,是为得法乐。外乐,是依靠外界才能得到的快乐,如饮食、触觉、嗅觉等。内乐,是不依外缘生起,而是从自己身心中生起的快乐,如禅定之乐。外乐容易失去,因为此乐所依凭的外物容易损坏,内乐则比较稳固。同样,世乐容易失去,而法乐则比较稳固。相比而言,内乐比外乐要强大,法乐比世乐要强大。<br> 除此之外,佛教对于健康,还有更高的标准。<br> 人们将精神愉快和身体无病痛视为健康的标准,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类存在的根本特征——心意识的活动,以什么标准来判定其为健康的呢?佛教认为,心意识的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根本标准,同时,佛教对于心意识的理论里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人应当保持心意识清晰明白。心意识的清晰度,也是一个人健康的程度。<br> 犹如我们都认同健忘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记忆力衰退也是身体不健康的一个表现,需要谨慎对待。佛陀明白地告诉弟子们,如果心意识不明晰,是一件危险的事情。<br> 佛陀的理论里有一个重要的字眼就是“转”。平常我们说的“掉向了”就有这种意思。佛要求弟子们不为外境所转。为外境所转就是心意识迷失,根本上说就是迷失了自我。连自我都迷失了,又何谈自我的健康呢?正如不知有自我的精神病人,根本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不健康的那样,心意识一旦迷失,那就连是否健康的问题都不存在了。<br>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以听见这样的说法:“人,一天三混沌。”“人,一天三迷糊。”就是说一个人几乎每天都会有心意识迷迷糊糊、不够清楚明白的时候。对于心意识的迷失,佛教称之为“失念”。佛陀无数次强调人必须要保持正念,如果不能保持正念就会被邪念所转动,心意识就变得不健康。与正念邪念相比,失念显得中性,比正念不如,比邪念好些。但失念有时也很可怕,那就是人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从而无法保持健康。 <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