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间数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89933
  • 作      者:
    胡启洲,张卫华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区间数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是研究区间数理论及其应用的著作。全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共20章。第1章为绪论。第一部分(第2~9章)是二元区间数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在界定二元区间数的基本定义基础上,研究了二元区间数的基本运算和排序关系,建立了时序灰色关联决策模型、方案偏好标度模型、权重未知二元区间数决策模型、多指标余弦决策模型、基于物元分析的理想区间模型等,并利用二元区间数对城市公交系统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进行了评价,取得了满意效果。第二部分(第10~20章)是三元区间数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在界定三元区间数的基本定义基础上,研究了三元区间数的基本运算和排序关系,建立了灰色关联决策模型、基于离差法的三元区间数决策模型、基于三元区间数的投影排序模型、基于三元区间数的理想决策模型、风险动态决策模型、综合评判模型等,并利用三元区间数对公交系统优化和公交系统测度进行了研究,为公共交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区间数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完善了多属性决策的理论问题。<br>    《区间数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自动控制与交通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的参考用书。
展开
目录
前言<br>常用符号<br>第1章绪论<br>1.1 不确定性数学理论的概述<br>1.1.1 T拓学的发展概述<br>1.1 _2粗糙集理论的发展概述<br>1.1.3 灰色系统理论的发展概述<br>1.1.4 模糊数学的发展概述<br>1.1.5 属性数学的发展概述<br>1.2 区间数理论的发展概述<br>1.2.1 区间数的研究现状<br>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br>第一部分二元区问数的基本理论<br><br>第2章二元区间数的基础知识<br>2.1 二元区间数的基本定义<br>2.1.1 二元区间数的定义<br>2.1.2 二元区间数的相关界定<br>2.2 二元区间数的运算关系<br>2.2.1 二元区间数的初级运算<br>2.2.2 二元区间数的高级运算<br><br>第3章基于二元区间数的灰色关联决策模型<br>3.1 问题描述<br>3.2 带有方案偏好信息的灰色关联决策原理<br>3.2.1 决策矩阵的标准化处理<br>3.2.2 方案偏好信息值的确定<br>3.2.3 灰色关联度的确定<br>3.2.4 客观信息熵的确定<br>3.3 决策模型的构建<br>3.4 案例分析<br><br>第4章基于物元矩阵的理想区间决策模型<br>4.1 问题描述和基本定义<br>4.1.1 问题描述<br>4.1.2 基本定义<br>4.2 模型的构建及求解<br>4.3 模型应用分析<br><br>第5章基于熵区间的时序关联决策模型<br>5.1 时序关联区间决策原理<br>5.1.1 决策矩阵的标准化处理<br>5.1.2 各时段各决策指标权重值的确定<br>5.1.3 时序条件下正负理想方案的确定<br>5.1.4 各时段的关联度区间的确定<br>5.1.5 时段权重区间的确定<br>5.1.6 时序优选决策模型<br>5.1.7 最佳决策方案的确定<br>5.2 应用分析??<br><br>第6章基于权重未知的二元区间决策模型<br>6.1 问题描述<br>6.1.1 决策矩阵的标准化处理<br>6.1.2 决策原理<br>6.2 决策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br>6.2.1 多指标决策模型的建立<br>6.2.2 决策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br>6.3 应用举例<br><br>第7章基于二元区间数的多指标余弦决策模型<br>7.1 多指标决策问题的预备知识<br>7.1.1 决策矩阵的标准化处理<br>7.1.2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br>7.2 基于二元区间数的决策原理<br>7.2.1 决策中的数学原理<br>7.2.2 余弦决策原理<br>7.3 模型应用<br><br>第8章基于二元区间数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br>8.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概述<br>8.2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评价机理<br>8.2.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评价目标<br>8.2.2 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与功能<br>8.2.3 构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br>8.3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的等级设置机理<br>8.4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综合评价原理<br>8.4.1 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br>8.4.2 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br>8.4.3 等级配置原则<br>8.5 应用分析<br><br>第9章基于二元区间数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br>9.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描述<br>9.2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_<br>9.2.1 评价指标筛选原则<br>9.2.2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br>9.2.3 评价指标的检验<br>9.2.4 评价指标值的量化<br>9.3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原理<br>9.3.1 基本定义<br>9.3.2 二元区间数的综合评价<br>9.3.3 相应的措施<br>9.4 应用分析<br>第二部分三元区间数的基本理论<br><br>第10章三元区间数的基础知识<br>10.1 三元区间数的基本定义<br>10.1.1 三元区间数的界定<br>10.1.2 三元区间数的相关内涵界定<br>10.2 三元区间数的基本运算<br>10.2.1 三元区间数的初级运算<br>10.2.2 三元区间数的高级运算<br><br>第11章基于三元区间数的灰色关联决策模型<br>11.1 问题描述<br>11.2 三元区间数的排序关系<br>11.2.1 三元区间数的次运算<br>11.2.2 三元区间数的次定义<br>11.3 基于三元区间数的灰色关联决策原理<br>11.3.1 决策矩阵的归一化<br>11.3.2 决策矩阵的信息度<br>11.3.3 决策指标的权重系数<br>11.3.4 参考数列的确定<br>11.3.5 各可行方案关联系数的确定<br>11.3.6 关联度的确定<br>11.3.7 最佳方案的确定<br>11.4 案例分析<br><br>第12章基于离差法的三元区间数决策模型<br>12.1 问题描述与相关界定<br>12.1.1 问题描述<br>12.1.2 相离度和相异度的界定<br>12.2 基于三元区间数的灰色关联度法<br>12.2.1 决策矩阵的标准化<br>12.2.2 加权标准决策矩阵的确定<br>12.2.3 参考序列的确定<br>12.2.4 关联度的确定<br>12.2.5 最佳方案的确定<br>12.3 应用举例<br><br>第13章 基于三元区间数的理想决策模型<br>13.1 三元区间数的次定义<br>13.2 基于三元区间数的理想决策模型<br>13.2.1 标准决策矩阵的建立<br>13.2.2 权重系数向量的确定<br>13.2.3 基于三元区间数的加权标准决策矩阵<br>13.2.4 正负理想方案的定义<br>13.2.5 距离和相对贴近度的计算<br>13.3 应用举例<br><br>第14章 基于三元区间数的风险动态决策模型<br>14.1 风险动态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描述<br>14.2 风险动态决策的数学原理<br>14.2.1 决策矩阵的标准化<br>……<br>第15章 基于三元区间数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综合评判<br>第16章 基于三元区间数的投影排序模型<br>第17章 基于三元区间数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br>第18章 基于三元区间数的公交系统综合测度模型<br>第19章 基于方案矩阵的动态正弦决策法<br>第20章 动态多指标决策的两类模糊优选模型<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