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778637
  • 作      者:
    李乃胜等编著
  • 出 版 社 :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伴随着40多亿年前茫茫混沌之中一个特殊星球的出现,在天地玄黄之际诞生了浩瀚汪洋,苍茫大地由此披上了蓝色水圈的神秘外衣,广袤的大海以她无与伦比的博大胸怀哺育了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同时又以她特有的神奇波涛调节风云雨雾,净化环境污染,酿造海底矿产,沟通商贸航道。亘古历史证明,谁占有了海洋,谁征服了海洋,谁就掌握了开启人类文明进程的钥匙。因此,悠悠5000年人类文明的艰难发展历程无不闪烁着蓝色文明的火花。
    当时光进入了21世纪,一个“回归海洋、拥抱蔚蓝”的潮流正在万顷碧波覆盖之下的寂静海底悄悄涌动。5000年披风踏浪,5000年沧海桑田,经过5000年风雨洗礼的中华民族又一次被滚滚流动的时代大潮推向了海洋开发的新起点。几百年的“蓝色商业文明”正悄无声息地逐渐转变为“蓝色工业文明”,因为地球母亲的陆地部分,相对于爆炸性发展的“万物之灵”来说,早已资源匮乏,不堪重负。但万能的造物主适时展开其博大的蓝色臂膀,为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提供取之不尽的空间资源、食品资源以及被称作“深海宝藏”的海底可燃冰、深海油气藏、大洋金属矿、热液硫化物和极端环境的生物基因资源——于是,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全人类“海洋世纪”的新坐标。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方面,海洋硬资源的研究成果通过产业化,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形成促进作用。这不仅仅是指海洋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它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与下游产业的推动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海洋软资源,比如海洋运输,港口经济等,其本身就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对这些海洋软资源的研究还没有被普遍重视,特别是从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布局与进程的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还不够多,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4.2.1 郑和、哥伦布与近代中西方发展的背离
    我们用郑和七下西洋这个历史事件与我国近代的曲折发展历史,来试图说明研究海洋的社会经济视野的重要性。郑和七下西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我国曾经繁荣昌盛、一度成为世界强国的标志。但是先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并未能使中国继续保持世界强国的地位,而是很快被后来崛起的西方各国所超过,并在“炮舰外交”逼迫之下,陆续割让、租借土地,使得西方列强得以瓜分中国、掠夺资源。而当时的中国人民,上到皇帝、下到平民都缺乏海洋意识;更确切地讲,我们先民所缺乏的,是现代市场经济历史阶段下的海洋意识;是缺乏利用海洋、走向世界的蓝色文明意识。温故而知新,历史之痛,我们无法重写;但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天它仍有极其重要的借答意义。
展开
目录
第1篇 绪论
第l章 海洋科学技术的定义与研究
1.1 海洋资源与海洋科学技术
1.2 海洋科学技术的定义
1.2.1 海洋科学技术的狭义定义
1.2.2 海洋科学技术的广义定义
1.2.3 海洋科学技术的泛义定义
1.3 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1.4 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三个视野
1.4.1 “就事论事”视野
1.4.2 社会经济视野
1.4.3 国家战略视野
1.5 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基本框架
1.5.1 国家战略视野
1.5.2 海洋科技成果的评价
1.6 结束语

第2章 中国海洋科学技术的历史演进
2.1 海洋科学技术的孕育(公元前770年前)
2.1.1 原始社会的海洋捕捞活动
2.1.2 渡具与原始航海活动
2.1.3 煮海为盐
2.2 海洋科学技术的形成(公元前770年至1330年)
2.2.1 海洋渔业技术
2.2.2 对海洋生物的认识与研究
2.2.3 造船航海技术与航海事业的发展
2.2.4 制盐技术与盐务的发展
2.2.5 潮汐研究
2.2.6 海洋灾害
2.2.7 海防
2.3 海洋科学技术的缓慢发展(1330-1949年)
2.3.1 郑和下西洋
2.3.2 海禁政策与明清时期的海上贸易
2.3.3 明清时期的海防
2.3.4 明清时期对海洋生物认识与利用的发展
2.3.5 现代海洋科学的萌芽
2.4 海洋科学的快速发展(1949-1978年)
2.4.1 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与开发体系的形成
2.4.2 国家海洋管理体系的形成
2.4.3 海洋高等院校和学系大调整
2.4.4 系统规模的海洋资源综合调查
2.4.5 富有中国特色的“大会战
2.5 海洋科学的繁荣飞跃(1978年至今)
2.5.1 海洋科技计划管理和成果推广体系的初步建立
2.5.2 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北极
2.5.3 海洋科研领域的拓展
2.5.4 海洋社会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2.6 结束语

第2篇 海洋科学技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战略利益的贡献
第3章 海洋科学技术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3.1 催生新兴产业
3.1.1 海洋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
3.1.2 海洋新兴产业的特点
3.1.3 海洋新兴产业产生的方式
3.1.4 催生海洋新兴产业的基本门类与功效
3.1.5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启示
3.2 提升传统产业
3.2.1 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及相关产业链
3.2.2 提升陆域传统产业及相关产业链
3.2.3 海洋传统产业改造带来的启示
3.3 思考与展望
3.3.1 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3.2 海洋产业的发展机遇
3.3.3 海洋产业的发展需求
3.3.4 海洋产业发展的系统科技支撑
3.3.5 海洋产业发展展望

第4章 海洋科学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1 促进我国对外开放
4.1.1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与改革开放
4.1.2 海洋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促进作用
4.1.3 研究的缺失
4.2 加速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的引进与传播
4.2.1 改革开放与西方海洋文化的引进
4.2.2 青岛“品牌城市”的文化根源
4.2.3 海洋科学需要研究的问题
4.3 引发国家社会经济新布局
4.3.1 海洋的科学开发与利用对国家社会经济布局的影响
4.3.2 引发国家社会经济新布局
4.4 提升海洋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4.4.1 沿海各地区新一轮区域发展规划
4.4.2 新一轮沿海区域发展规划解读
4.5 思考与展望
4.5.1 高度重视“大海陆”海洋观的研究视野
4.5.2 倡导学科交叉的海洋科学综合研究
4.5.3 深层次思索海洋的社会功效
4.5.4 未来海洋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展望

第5章 海洋科学技术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与战略利益中的作用
5.1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5.1.1 海洋权益
5.1.2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所面临的挑战
5.1.3 海洋科技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的作用
5.2 利用国际(公海)资源
5.2.1 公海特性及公海资源
5.2.2 我国的公海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5.2.3 公海与国防发展
5.3 思考与展望
5.3.1 高度重视海洋与海洋科学研究的战略意义
5.3.2 海洋权益乃立国之本
5.3.3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5.3.4 率先开发利用公海资源是我国对世界海洋事业的贡献
5.3.5 开发利用公海资源是建立世界强国并维续地位的基本条件之
5.3.6 海洋科学技术应有与航天科技并驾齐驱的地位
5.3.7 再论开展跨学科海洋科学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5.3.8 强化我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发言权

第3篇 海洋科学技术的重大事例及其影响
第6章 海水增养殖科学的突破与海洋农牧化——解决国民的蛋白质供给
6.1 托起海水养殖业的五次浪潮
6.1.1 第一次浪潮——海藻养殖
6.1.2 第二次浪潮——对虾养殖
6.1.3 第三次浪潮——海水贝类养殖
6.1.4 第四次浪潮——海洋名贵鱼类养殖
6.1.5 第五次浪潮——海参、鲍鱼养殖
6.1.6 中国海水养殖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6.2 推起海洋水产资源增殖业
6.3 海洋农牧化诠释全新的海洋渔业理念与生产方式
6.3.1 海洋农牧化的提出
6.3.2 海洋农牧化的社会意义与战略意义
6.4 思考与展望
6.4.1 海洋渔业的革命式转变
第7章 PSS与新兴海洋物产业的兴起——拓展药源开发
第8章 海洋油气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第9章 海洋调查——为建设“海上中国”奠基
第10章 深海探索与极地考察——开拓海洋“新疆土”
第11章 海洋法研究——维护与拓展我辚海洋利益的法律利器
第12章 科技兴海——海洋科技机制的创新探索
第4篇 大国崛起景下的我国海洋学技术发展新思路
第13章 大国崛起背景下的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新思路
第14章 海洋科学技术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探讨
第15章 大国崛起中的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构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