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内陆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48221
  • 作      者:
    周金龙编著
  • 出 版 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内陆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从定义、研究意义、指标体系、权重标准、评价方法与制图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内陆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标准及评价模型;应用GIS技术完成了脆弱性分区;用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或硝酸盐含量对脆弱性评价结果进行了检验;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平原区为例,构建了基于传统水文地质成果的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DRAV模型;以新疆焉耆县平原区为例,构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县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VLDA模型和基于数值模拟的县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耦合DRAV模型,含水层特性用渗透系数K来表征,根据一维HYDRUS和三维MODFLOW模型模拟分别获得系统的含水层净补给量和渗透系数。
    《内陆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可供从事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地管理等专业的教学人员、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研究地下水脆弱性时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地下水对污染的脆弱性”。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了它不同的名称。郑西来等(1997)称之为地下水污染潜势;杨庆等(1999a;1999b)称之为地下水易污性;郭永海等(1996)、周金龙等(2004)、钟佐粲(2005)称之为地下水防污性能;王焰新等(2002)、杨桂芳等(2003)、赵俊玲等(2004)称之为地下水污染敏感性。目前一般认同为地下水脆弱性。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在《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中给出明确定义: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Vulnerability 0f Groundwater Systems to Contamination)指土壤一岩石一地下水系统抵御污染物污染地下水的能力。
    (二)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
    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指标包括含水层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人为因素指标主要指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的各种行为因子。以上因子构成了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要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因素的模型来评价地下水脆弱性是相当困难的,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因为指标越多,意味着需投入的工作量越大;有些指标(如土壤的成分、有机质含量、黏土矿物含量)在区域性评价中取值比较困难,可操作性较差;指标越多,指标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复杂,容易造成指标之间相互关联或包容(如含水层的水动力传导系数与含水层岩性密切有关);指标太多,也会冲淡主要指标的影响作用;精度不同的指标进行叠加时,最终结果的精度往往取决于低精度的指标。因此,应根据研究的目的、范围、研究区的自然地理背景、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污染与人类其他活动等方面来选取评价指标,同时还要兼顾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建立一套客观、系统、易操作的指标体系是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关键。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方法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理论及方法
第一节 地下水脆弱性的特征
第二节 地下水脆弱性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第四节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方法
第五节 地下水脆弱性编图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传统水文地质成果的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第一节 基于传统水文地质成果的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DRAV模型的提出
第二节 应用DRAV模型评价塔里木盆地潜水水质脆弱性
第三节 DRAV模型评价结果与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第四节 地下水水质保护措施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遥感技术的县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第一节 基于遥感技术的县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VLDA模型的提出
第二节 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三节 应用VLDA模型评价焉耆县平原区潜水脆弱性
第四节 潜水脆弱性评价结果与潜水硝酸盐含量的一致性分析
第五节 地下水水质保护措施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县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第一节 应用HYDRUS-1D模型确定地下水净补给量R
第二节 应用MODFLOW模型确定含水层渗透系数K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应用基于数值模拟的耦合DRAV模型评价焉耆县平原区潜水脆弱性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