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酶”概念发展的源头,应该首推Crick。他在1968年首先提出RNA既携带遗传信息,又具有催化活性的假设。1981年,Cech等发现四膜虫的前体rRNA可以在没有蛋白质存在的情况下自身催化切除内含子,完成加工过程。1983年,A1tman等在研究细菌RNaseP(ribonucleaseP)时发现,该酶中的RNA分子单独完成前体tRNA加工。基于Cech和Altman的创造性工作,1989年两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随后加入核酶目录的有11类内含子、锤头核酶(hammerheadribozyme)和发夹核酶(hair-pinribozyme)等。<br> 1981年前,人们认为蛋白质是细胞中唯一的大分子催化剂。核酶的发现是酶学一次伟大的变革,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酶的概念,而且为“RNA世界”假说提供了前提,这对于地球上生命如何出现具有重要意义。1986年,Gilbert提出了“RNA世界”的假说。该假说指出,在生命起源早期,生命世界是由RNA组成的RNA分子具有双重功能,既像DNA一样携带遗传信息,又像蛋白质一样催化各种化学反应,包括自身的复制反应。同年,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PCR)。科学家用PCR技术可以在实验室迅速扩增DNA分子。20世纪90年代初,PCR技术成功地用于体外进化。一些实验室应用体外选择/筛选/进化获得各种催化反应的核酶,包括在生命起源和进化过程中有重要意义的核酶,如RNA连接酶、tRNA合成酶和转肽酶等。上述工作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诞生都离不开思想和技术的背景。2000年前后核糖体被证明是一种核酶,它在所有细胞的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核开关核酶等调节细菌和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前体mRNA的剪接是剪接体催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