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玉溪初夏旱涝预测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950538
  • 作      者:
    解福燕[等]著
  • 出 版 社 :
    气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玉溪初夏旱涝预测方法》介绍了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的物理含义和各环流场格点资料的处理方法,分析了玉溪市初夏旱涝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农业生产的雨季开始期标准,通过预测实例,重点介绍了如何运用全球100和500hPa高空资料、大气环流特征量、海平面气压、太平洋海表面温度以及中国160个测站的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找出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因子,进行最佳相关界值、正贡献综合指数的分析和因子合成,通过分类环流一次方程得到综合环流二次预报方程,再与正贡献综合指数预报方程建立三次集成预报物理模型的方法,是近十多年来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的最新成果。该方法通过检验和6年的实际业务运用,预测准确率高达90%以上。
    《玉溪初夏旱涝预测方法》可供气象、农业、水利、环保、地震、海洋及生态等部门的专业科技人员和有关院校师生参考,特别适用于省、地两级从事气候变化预测研究的业务科技人员。
展开
精彩书摘
    为什么从1999-2003年连续5年会出现玉溪雨季开始日期与当年长江中下游人梅日期正相关不成立的情况?我们认真分析了这几年影响大气环流异常的典型信号,发现1997年5月-1998年5月,1998年10月一2000年5月发生了20世纪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及拉尼娜事件,由于海气的强烈作用,大气环流固有的规律被一暖一冷的海洋作用打破了。2000年5月LaNina事件结束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场反复出现转暖现象,但均没有达到暖事件标准,中高纬度环流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均出现明显异常,一直到2005年2月后,太平洋海表面温度才逐步趋于正常,大气环流调整后也逐步趋于正常。
    另外,从1998-2004年6月影响玉溪雨季开始日期与长江中下游入梅日期的各种环流指数可明显看出(表3.10),2004年6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为334、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为58,仅次于1998年,是1999年以来最强的;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为122,极涡比1998年略强,是1999年以来最弱的一年;阻塞高压面积(180°E~100°W,45°~65°N范围内)指数为78、亚洲西风环流指数为198,是1998年以来最强的一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界位置达到31°N,是1998年以来最偏北的一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从1999年后依次逐年递减,2004年6月只有51,比1998年还偏弱;大西洋-欧洲c型环流各月日数2000-2003年维持在8~12之间,2004年突变为0;500hPa东亚槽区高度和1998-2003年在543~558dagpm之间变化,2004年突增为570dagpm;亚洲纬向环流指数1998-2003年均小于95,2004年突变为103;从南方涛动指数变化也可以看出,1997年5月发生了20世纪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6月南方涛动指数为-2.7,到1998年5月厄尔尼诺事件结束,6月南方涛动指数增大到0.8,1999年后逐年减小,2000年6月开始变为负指数,5年来的6月均维持负指数,且2004年6月南方涛动指数达到-1.5,说明赤道太平洋的广大区域一直维持在一个正常偏暖的状况下,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展开
目录

前言
1 资料处理及其物理含义
1.1 预报对象
1.1.1 雨季开始期资料处理
1.1.2 5月雨量资料处理
1.2 预报因子
1.2.1 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处理及其物理意义
1.2.2 500hPa高度场格点资料处理
1.2.3 太平洋海表面温度(SST)场格点资料处理
1.2.4 海平面气压(SLP)场格点资料处理
1.2.5 100hPa高度场格点资料处理
1.2.6 全国160个测站降水和气温资料处理

2 玉溪初夏旱涝特征
2.1 气候概况
2.1.1 气候类型
2.1.2 气候特点
2.2 雨季开始期特征
2.2.1 雨季开始期的定义
2.2.2 雨季开始期的标准
2.2.3 雨季开始期评分规定
2.3 雨季开始期变化特征
2.3.1 雨季开始期年际变化特征
2.3.2 各县与红塔区雨季开始期对比分析
2.4 5月降水特征
2.4.1 降水评分规定
2.4.2 5月雨量年际变化特征
2.4.3 5月旱涝分布特征
2.4.4 各县与红塔区5月雨量对比分析
2.4.5 5月雨量与雨季开始期的关系
2.5 初夏严重干旱及洪涝环流特征分析
2.5.1 5月大旱及大涝年降水概况
2.5.2 2005年5月严重干旱个例分析
2.5.3 2001年5月严重洪涝个例分析
2.5.4 结束语

3 玉溪初夏旱涝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分析
3.1 初夏旱涝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3.1.1 厄尔尼诺的含义
3.1.2 拉尼娜的含义
3.1.3 初夏旱涝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3.2 5月雨量与南方涛动的关系
3.2.1 5月雨量与秋、冬、春季南方涛动的关系
3.2.2 用南方涛动指数定性预测5月雨量
3.2.3 用南方涛动指数定量预测5月雨量
3.2.4 综合决策预测5月雨量
3.2.5 报错年环流背景分析
3.3 5月雨量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3.3.1 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的概念
3.3.2 5月雨量与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的关系
3.4 5月雨量与青藏高压的关系
3.4.1 青藏高压的定义
3.4.2 5月雨量与青藏高压的关系
3.5 初夏旱涝与极涡的关系
3.5.1 极涡的定义
3.5.2 初夏旱涝与极涡的关系
3.6 雨季开始期与500hPa环流场的关系
3.6.1 雨季开始期与500hPa高度场的相关分析
3.6.2 用500hPa高度场预测雨季开始期
3.7 雨季开始期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关系
3.7.1 梅雨的定义
3.7.2 梅雨与翌年玉溪雨季开始期的关系
3.7.3 1952-1997年玉溪雨季开始期与长江中下游入梅日期的关系分析
3.7.4 1998-2004年玉溪雨季开始期与长江中下游入梅日期背景分析
3.8 初夏旱涝与亚洲纬向环流的关系
3.8.1 亚洲纬向环流指数的概念
3.8.2 初夏旱涝与纬向环流的关系
3.9 初夏旱涝与前期降水量的关系
3.9.1 与1-3月降水量的关系
3.9.2 与“土黄天”降水的关系
3.10 初夏旱涝与节气的关系
3.10.1 二十四节气出现的公历时间
3.10.2 二十四节气歌
3.10.3 清明与5月雨量、雨季开始期的关系
3.11 预测指标实际应用分析
3.11.1 2004年初夏旱涝实际预测分析
3.11.2 2005-2007年实际应用分析
3.11.3 2008-2010年实际应用分析
3.11.4 结论

4 雨季开始期多因子集成客观物理预测模型
4.1 影响雨季早晚的环流关键区
4.1.1 相关系数计算
4.1.2 确定影响关键区
4.2 关键区格点值合成和因子精选
4.2.1 格点值合成
4.2.2 最佳相关界值的分析
4.2.3 正贡献综合指数计算
4.3 雨季开始期集成预报模型
4.3.1 分类环流多因子一次集成预报模型
4.3.2 综合环流预报因子二次集成预报模型
4.3.3 三次集成预报物理模型
4.3.4 实际运用

5 5月旱涝多因子集成客观物理预测模型
5.1 影响5月旱涝的环流关键区
5.1.1 74项大气环流关键特征量
5.1.2 500hPa高度场关键区
5.1.3 太平洋海表面温度(SST)场关键区
5.1.4 海平面气压(SLP)场关键区
5.1.5 100hPa高度场关键区
5.1.6 全国160个站降水和气温关键区
5.2 关键区预报因子合成
5.2.1 500hPa高度场预报因子
5.2.2 海平面气压(SLP)场预报因子
5.2.3 太平洋海表面温度(SST)场预报因子
5.2.4 全国160个测站降水量和气温预报因子
5.2.5 100hPa高度场预报因子
5.2.6 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预报因子
5.3 5月旱涝集成预测模型
5.3.1 5月旱涝一次预报方程
5.3.2 二次集成预报方程
5.3.3 三次集成预报物理模型图
5.3.4 实际运用

6 初夏旱涝预测业务系统
6.1 相关系数普查系统
6.1.1 系统编程采用的软件
6.1.2 系统功能
6.2 初夏旱涝预测业务系统
6.2.1 系统编程采用的软件
6.2.2 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