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仪式和清除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联系,在让·雅克·卢梭骨灰移至先贤祠时,一部匿名作品确实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假如我们在半神半人的住所里安置了一位舆论认为不该进入先贤祠的人,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在舆论呼唤进入先贤祠的人中有一个背信弃义之徒和必须驱逐的苦役犯,事情就变得不可收拾。道德上的倒退,哪怕只有一点,其损失也无法弥补。但是至少在十年的时间里,倒退曾经常不断地在人们心中出现,因为当大革命结束时,米拉波被逐出先贤祠,西蒙诺的骑士肩饰带被取掉,马拉的骨灰被放置在圣艾蒂安·迪蒙,珀耳帖被他的家庭收回。这种倒退的结果是民族的记忆之地总是脱落在阴暗的底层,这与其说是一个选择,不如说是一次主动驱逐。除了雅各宾党人在先贤祠的标志外,那里还有指定伟人时所留下的致命的矛盾标志,它需要有很大的技巧,需要接受、参与,这些矛盾之处显而易见。而且或许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这样的迹象,让人感到前后矛盾的是,集体记忆并在那些具有强烈现实感的时代搜刮到最多的伟人。无论如何,引起人们怀疑的是对合法化的强调。在入驻先贤祠的报告和颂扬之间便产生了深深的鸿沟,入驻报告就是颂扬的继承者。人驻报告被设计成如颂扬报告一般,对一个生命的缺点无一例外地羞羞答答地予以遮掩。当拉卡纳尔替卢梭人驻先贤祠辩护时,他不知不觉竞谈到了《论科学和艺术》那让人遗憾的轶事,文明社会并没有能真正接受,入驻报告至少在两方面区别于颂扬。一方面,入驻报告是一次葬礼考试,必须通过或考试不及格,而颂扬则没有限制和检查。而且可以围绕着崇高的思想,围绕着无穷的想象尽情发挥。人驻报告的难处是,你不得不在一个并不合适的时间说出结束语。而且由于这最后评价带有个人色彩。动荡时代的另一个难处——由于用自己的话替不朽的人进行辩解,这一点令人生畏。报告人与作颂扬的人的情况有所不同,有抹去自己痕迹、掩盖其主观意志、使用第三人称的趋势。显而易见,这就是暗中承认,声警仅仅只能由远古的流传的信息女神,由谣传的没有人称称谓的人授予,而不是由一次选举授予。路易·塞巴斯蒂安·迈尔西在他关于反对笛卡尔入驻先贤祠的报告中做了精彩的表述:“要判断某人是否天才。需要组成法庭或者几个世纪的集会。”反对报告本身的存在,就足以证明信息女神也有沉默不语的时候,而且即使到那个时候,人们也无法把赠予别人荣誉的人随意唤醒。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