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5114458
  • 作      者:
    (德)汉斯-迪特尔·格勒弗特著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本《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正是给读者呈现出了德国人的典型特征,并且作者旁征博引地向读者展示了“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的重点也因此并不在于给德国人画像,又抑或是将德国人的图像与英国、法国或是美国人做某种比较,而在于像施莱格尔所说的历史学家所担负的“逆向预言”的任务,去揭示德国人如何成为今天的样子,如何形成今天的这些特征与性情。此外,还必须指出的是,作者试图揭示的典型德国特征甚至有的时候并不是德国人实际是什么样子,而是德国人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
展开
内容介绍
  《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的意图在于揭示多个世纪传承的烙印残存下来的东西仍然在影响着今天德国人的思想和感情。作者曾经三次做出了解释民族典型性的尝试,他的研究涉及了英国人、美国人以及英国人和德国人之间不同的幽默方式。作者认为,所谓的民族典型性只有通过外部的视角加以观察才能认识。《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旨在探讨德国民族典型性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德语语言和德国文化的传承中经年累月保持不变的东西。《德国特征:德国人如何走到今天》重点在于描写德国人的性情,而不是讨论他们的民族认同性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世界公民精神和狭隘地区主义
  总的来说,德国文化中缺乏一种国际性城市的气息。只要想到,德国在1871年帝国建立之前,没有能够散发出都市气息的大城市,就觉得这根本不足为奇了。在柏林取得这一地位之前,在整个德语区内,只有维也纳透出大都市的气韵,然而作为哈布斯堡(Habsburg)家族的驻地,它的魅力也只局限在奥地利。在腓特烈大帝时期,柏林由于歌德时代文化的兴盛,曾经有机会柄身中心城市,然而遗憾的是,这位普鲁士国王把钱大多用来修建军事基地,而没有创立一所大学。大学直到反抗拿破仑的战争失败之后才建立起来,而发展出具有城市特色的资产阶级市民文化,则又用了半个世纪。最开始是在冯塔纳(TheodorFontane)的小说中首先出现了城市生活的音符,而类似的东西早在英国的笛福(Defoe)、法国的拉斐特夫人(MadamedeLaFayette)的作品中就已经表现了出来。在此之前,海涅是唯一一个在作品中涉及城市生活中的老于世故的作家,然而他在德国无法取得反响,于是来到了当时欧洲城市的中心巴黎。缺乏城市气息的德国文化却展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倾向性:世界公民精神和狭隘地区主义。只有音乐是个例外,因为音乐语言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因而可以非常轻松地越过国界,而不失其本来的民族特色。
  城市气息是如何界定的呢?首先就是要看在社会生活的交际中是否存在着一种“交谈文化”。这在英国和法国是高度发达的,而德国人就不太善于交谈。如果说英国人和法国人的交谈就像击剑运动中的花剑的话,那么德国人对深刻主题深入的辩论犹如一支重剑。城市性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讽刺。在一个城市生活的氛围中,人与人的距离很近,要想避免冲突和争吵就需要通过讽刺来保持相互间的距离。英法文化中,讽刺是一个基本特征。然而在德国,即使是从施莱格尔发展而来的概念“浪漫反讽’’(romantischeIronie)也难副其实,因为后者的目的并不在于保持距离,而是将相对的事物合成起来。
  由于缺乏城市气息,19世纪的德国文学在英国人和法国人眼中也是不可读的。人们难以想象在伦敦或是巴黎的人会去读威廉’拉贝的小说或是上演弗里德里希·黑贝尔的剧作。真正的城市性首先出现在20世纪的柏林,然而它很快就随着纳粹宣扬的狭隘的血液与土地的意识形态而消失殆尽。
    ……
展开
目录
德国人的形象——从内部和外部来看
六种德国印象:现代、邪恶、浪漫、民俗、文化、自由
原初语汇,德意志
德国的神话传说
德国英雄
德国女性
形成德国人性情的力量
德国艺术中的德国特征
德国哲学
德国艺术
德国音乐
德国文学
德国人的语言风格
德国电影
德国人的俗
德国人的幽默
德国人的骂人话
德国人的野蛮精神
德国人的格雷琴问题
在恐惧和渴望之间——德国人的基本情感
2010年新版后记
图片及引文出处
图片出处
引文出处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