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延伸和拓展,而非一开始就是一个新的独立理论体系。人力资本理论自18世纪后期萌芽以来,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经舒尔茨、贝克尔及阿罗等人的努力,形成了以劳动要素分析为中心的一般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卢卡斯、罗默尔等人的努力,形成了以构建技术内生化的增长模型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理论;90年代以来,由于知识资本理论的兴起,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主线又有了新的动向。但是,遗憾的是无论在哪一阶段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学者都没有明确论及人力资本的核心——人才资本的有关问题。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石,明确提出人才资本问题并作出开拓性贡献的是我国的一些学者。我国学者对人才资本内涵、人才资本特性、人才资本与人力资本关系、人才资本产权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人才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姚先桥从资本角度指出,人才资本是指人才将自身蕴藏的智慧、才能释放出来,同生产资料、资本相结合,创造剩余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以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条件下,人才资本的价值绝不逊于土地、货币等其他生产资料资本。人才资本具有增殖性、无形性、潜在性、动态性等特性。刘家强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人才资本是指体现在人才本身和社会效益上以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知识技能、工作能力特别是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及对人类的较大贡献所表现出来的资本。”刘楼和黄爱民研究了人才资本的形成,认为人才资本是在一定人力资本基础之上形成的,附于具体人身上的知识、智慧、才能、技能等能够被用来进行创造性劳动并能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智力资源禀赋。人才资本是动态概念,与劳动、创造等活动过程联系紧密。丰富的知识、超人的智慧、杰出的才能、娴熟的技能,如果不与劳动结合,不参与创造,那只会是潜在的、凝滞的人力,不是人才资本。人才资本具有潜在性、创新性、能动性、增值性、流动性等特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