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价格改革过去若干年,中国经济之所以形成投资、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除了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不足和外部经济繁荣等因素外,融资成本低、环境资源成本低也是重要的供给因素。因此,未来的改革逻辑,除了需要消除造成经济结构扭曲的需求因素外,还必须同时从供给方面加快改革。这要求有关部门在兼顾国家金融安全(相对的)和短期经济稳定的同时,尽快启动利率、汇率改革,加快水、电、气、油、矿产资源等要素资源价格的改革步伐。
制定利率、汇率市场化的渐进改革规划。明确在今后几年内,基本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和体现外汇供给平衡要求的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后,银行存贷利差必然会缩小,导致竞争加剧。为预防银行出现破产而引起的社会不稳,存款保险制度有望加快出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消除监管部门长期以来因怕出风险而采取的“保姆式”监管、限制民间资金人股金融机构的各种行政限制,鼓励发展民间中小金融机构。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利率由负转正,一方面可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另一方面会出现体现社会资金供求的市场信号,正向激励企业和政府抑制高耗能、低效益的重复建设,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利率及汇率市场化改革后,金融产品创新将更为活跃,在促进银行特别是国有大银行去寻找和扶植更有活力、更具创新能力的民营中小企业的同时,混业交叉产品会明显增多,这又将迫使“一行三会”监管部门抓紧提出改善监管协调的方案。利率及汇率市场化改革,还有利于中央银行选择更为有效灵活的间接调控方式,从而有利于抑制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相应加快资本管制的放开,进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国整体经济的对外开放水平。
制定水、电、气、油、矿产等资源要素全面市场化的改革规划。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