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学道衙门与学道街
在清代的官制中,总督的僚属里,“提学道”是一个位置较为特殊的官员。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的本官是以翰林出身人员担任,称为“学政”,享受的是钦差官的待遇而与督抚平行。但在一省之内,它同时又是督抚的属员,一切有关考课、教化、文物以及学术方面的重大事项,都必须与督抚会衔后方可办理,不得因其有钦差的身份而擅专。
提学道,即提督学道,简称为“学道”。它的官署名称是提学使司,民间习称为学道衙门,四川学道的署址就在今学道街上。
在清代,成都府所属州、县的文童,县考中试后来到成都参加府考,考棚就设在学道衙门的西侧。人民国后衙门撤废,在其原址改办高等工业专门学堂,后来的四川省教育厅、四川通志馆都设在这个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川西文教厅以及后来的教育厅都设在这个旧址上,·其地即今高考招生委员会四川办事处机构所在。
这条街东起走马街,西抵卧龙桥街,全长不过300米,但它却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除历来政府的有关文教机构多设在本街外,从清末到民国的数十年间,在这条街上曾开设过多家印制和销售木刻古籍的书铺。 其中有名的,如清同治光绪年间太原人王述斋在此创办的志古堂。它所印售的古籍,均由专家负责校勘,号称精审,得到许多学者文士的交口赞誉。清末民初,崇尚国学的尊经书院、存古学堂、国学专门学堂等先后兴办,这里书铺的刻书迅速繁荣起来。当时铅印书籍已开始由省外传来,经营此类书册的二酉山房、点石斋等书店也相继在本街设立了销售店面,尊经、锦江两书院的木刻文献古籍,也在本街开设了经销门市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