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因为在羌人的眼里,神农炎帝又称赤帝,赤即红色,故而红色则象征吉祥,每逢盛大庆典仪式,羌人均会以红色标志为吉祥物,以示永为炎黄子孙。这种尚红习俗,逐步规范成“挂红”。
村中的羌人们备办好了香、蜡、柏枝、祭酒、刀头肉之后,待到次日天亮时就一并前往神塔。祭山这天,如有许愿的家庭,每走到一个山梁或山坡,就撒一次五色方块纸。正式开始转山的时候,人们聚集在目的地,即寨背后的山上一片树林前。它可以作为屏障保护山寨,村民把这片树林称为神林。在神林后面的草甸,有一个白石垒成的石塔,是山神的象征。各家族按照历史上划分的位置就座。不能随便乱坐,排头每个家族的位置都有一面旗子。而男子手执各自备好的条幅旗,有序地站立等待祭山的开始。妇女原地不动,不能靠近神台,男子们依次慢慢靠近神台,主持者在神台前烧起一堆柏枝,让每个男子带上各自的祭品依次越过火堆去污解秽以迎神灵。然后,大家把供品依次摆放在神台上。众人撤退后,根据山形的高低而面向神台,自觉地站成大半圆圈,会首的助理将五谷粮分发到参拜人的手里,接着老者就开始主持祭祀活动。
在此期间,由主持者先为全村寨求神许愿后,许各户或个人愿。在转山会活动期间,众乡亲自行组成纵队,心念山神保佑,边说边撒五彩方块纸。领受五彩方块纸的神有两种,一种羌语称为“玛折”,这种神数量少,但法力高强。需要压邪、避凶的时候,就得叫这种神。另一种神被当地人叫做“玛尼”,数量众多只是不及“玛折”的威力那么大。所以,绕塔抛纸都得念出这两种神的称谓。接着,大家回到神台下方,围成一个大圈就座。将今年新生的男孩,抱到神台前,由舅舅为他取名。主家赠月亮馍一个给舅舅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