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者倾向于,《申命记》是继“摩西十诫”之后以色列人的第二部法典,其中包括许多民间宗教和习俗方面的规约制度。“脱鞋者之家”这一隐喻背后便潜伏着一种由来久远的风俗制度——寡妇内嫁。从上引经文中可看到,以色列人尚严格遵守着这种弟娶嫂的古制,其起源当在史前的父系氏族社会。“脱鞋者”喻指不愿娶寡嫂为妻者,社会之所以对这种人进行舆论谴责和法律制约,其着眼点不在于中国人所说的“哀鳏寡恤孤独”,而在于父系家族的传宗接代问题。古希伯来人是闪米族中的一个分支,自两河流域迁居巴勒斯坦后,他们始终处在各异族文化的包围夹击之中,屡遭动荡、迁徙、征服、驱逐和奴役之苦,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种族危机而幸存下来。因此,保持氏族传统和民族独立性一直是犹太教的重要功能,也是希伯来人性命攸关的问题。寡妇内嫁制就这样作为传统习俗而保留下来。弟为早逝的兄长“传种”乃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寡妇内嫁制并非希伯来律法所独有,今日非洲霍屯督人实行的“兄终弟及制”、印度洋安达曼岛民的“妻死娶小姨、夫死嫁小叔”、我国彝族的所谓“小叔填房”式的转房制等,都是这种氏族社会遗风的反映。
《旧约》第8卷所列《路得记》一书,被文学史家看成希伯来文学中最早的短篇小说,其实也是颂扬寡妇内嫁制的一篇寓言。通过对这篇故事的细致考察,似乎可帮助我们找到“脱鞋”隐喻起源之谜的线索。①
《路得记》故事梗概:两个因逃荒来到摩押国的兄弟在丧父后娶了当地女子为妻。二人都没有孩子便早逝了,剩下婆婆内奥米和两个儿媳,婆婆要回以色列老家,劝儿媳们回娘家改嫁。小儿媳路得却要尽孝,和婆婆一同回乡,相依为命。路得前夫的近亲波阿斯是殷实的地主,婆婆劝路得嫁给他。波阿斯听了路得的求婚后答道:“你所要求的,我自然会安排妥善。城里的人都知道你是位贤德的女子。不错,我是你的至亲,不过还有一层难处,就是还有一个人比我更亲,我去找他谈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