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制度、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的三大支柱,人口是其生命载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载体,制度是其活动的根本规则,文化是决定其思想行为的内核。人口是其力量的源泉,制度与文化培育并释放着这个力量之源,从而塑造着民族与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最终决定民族与国家的兴衰命运。纵观未来世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制度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结果。未来“大国的兴衰”,将更多是“人口的兴衰”。
人是力量的源泉和实力的承载者,人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在全球化下知识技术和物质资源使用无国界的今天,保住了人口就等于保住了实力和财富。未来大国长期竞争的实质不是经济的竞争,也不是科技的竞争,更不是军事或政治的竞争,因为这些竞争归根结底都只是人的竞争,都是依附于人口的竞争。未来大国长期竞争的实质是创造竞争主体——人口的竞争。由于相互学习和不断发展,后发国家和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会使世界各国人口素质具有趋同趋势,未来很难再有今天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巨大人口素质差别。当人口素质的鸿沟消失时,人口数量和结构就是人口实力的一切。创造和吸引竞争的主体——人口,才是未来大国最根本的竞争。保持或促进人口再生产能力的发展强大将是未来大国竞争中最具根本性的竞争!
在19世纪末,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夺,李鸿章感叹中国碰上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但那时中国生育文化还很强劲,生育率还很高,经得起打击,把列强赶出去之后还是顽强延续的中华民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不垮中华民族,但现代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机制却可以不费一枪一炮就摧毁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积累的人口基业。中华民族生育文化损毁和超低生育率的到来,这才真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面临的空前未有的大危局!
……
展开
——天则经济研究所名誉理事长,人文经济学会理事长 茅于轼
人口问题是百年大计,不能以传统思维来漠视中国的低生育率,希望该书能引起广泛重视。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原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 李迅雷
没有中华民族的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就不会有中国长久的复兴和繁荣。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周天勇
纵观人类历史,人口始终是决定国家兴衰成败最关键变量之一。面向未来,我国确实面临着人口老化和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人口政策如何调整,是国家最高战略,需要我们深思熟虑。我们不必完全同意刘忠良先生的观点,却应该高度重视他提出的问题。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向松祚一个民族的崛起需要适宜的人口政策,而这一政策只有在多个意见的交锋中才能达成最优。这本书给我们以崭新的视角来思考中国的人口政策,相信其深邃的分析会促进社会的多层面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原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 王振耀
刘忠良先生和很多关心中国未来命运的学者一样,敏锐地意识到人口问题是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第一大问题, 而且人口政策的改革是所有政策改革中最滞后的。很钦佩刘忠良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为推动人口政策改革的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携程旅行网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学客座研究员和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 梁建章
凭着对中华文明的挚爱和忧国情怀,刘忠良对中国的人口问题以自己的视角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很多读者也许会觉得他的论述和结论耸人听闻,但这并非因为他的观点极端,而恰恰是因为过去几十年只强调人口是负担的偏执大行其道,让当代中国的人口观念完全背离了维系文明传承所需的基本常识。
——北京和香港某公司合伙人与董事总经理、原哈佛大学助理教授 黄文政
中国近30年来的人口政策追求低生育率的负面效应已日见明显,不仅引起越来越多的国民的不满,而且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质疑和忧虑。刘忠良先生的这部著作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基本观点中肯,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文所中北欧文学室主任,原全国政协委员 叶廷芳
这是一本系统反思低生育率问题的著作。作者完全摆脱了人口专业眼光的局限和现行人口政策的束缚。其实作者写的只是一些被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遗忘已久的人口常识。对于长期把重复了一千遍的谎言当做不言自明的真理接受、传播的人们,这些常识是振聋发聩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知名学者 杨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