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占据人们交流时间一半的“空闲时间”
向神社学习交流的真髓
请大家在脑海里想象一下:现在你正在探访日本有名的、历史悠久的神社。
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幽静,除了树梢在风中摇摆,乌鸦不时地鸣叫以外,只能听到自己走在道路上踩着小石子的声音。
不一会儿,来到了大殿的前面,在那儿,左右两侧各立有一尊动物的石像——一对石狮子。
实际上,交流的真髓从石狮子的阿、姆(梵文首尾字母) 的形状中就能学到。
这里好像包含着不善言辞的人如何破茧而出的构思,贯注着全身心开口说话的精神。
也许有人认为,不善言辞又有什么不对呢?当然这么想也没有错,但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惋惜吧。
请大家再想象一下石狮子的形状,仔细观察这一对石狮子。
它们略有不同,张着嘴的是雄的阿形,闭着嘴的是雌的姆形。
石狮子本来的意义先不说,这两尊石像,看起来就好像阿形石像张嘴说话,而姆形石像在闭嘴倾听一样。
张嘴的阿形,是说话的人。
闭嘴的姆形,就是不说话听着的人。
就好像在对话一样,不是吗?
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人上才可以成立的交流。也就是说,对于说话的阿形来说,不说话的姆形是不可或缺的。
日语中“阿姆的呼吸”是指,做任何事时,两个人的绝妙配合。也可以说它就是理想的交流形式。
当你在交流过程中为了实现这种绝妙配合,就需要掌握姆的技巧。这就是不说话的技巧,也就是本书下篇想传达的真意。
·
越是不擅长说话的人越有效这个“不说话”的技巧对于不善言辞的人最有效。
这是因为,几乎所有不善言辞的人所困扰的,都是不能集中精力于开口说话。之前说过,这其实是方法有问题。
“谈判之前的闲聊如果顺利的话,本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和上司一起坐出租车,说点什么好呢?”
“哎呀,和不熟的人坐在一起了。”
“会议上说不出自己的意见……”
要解决这些困扰自己的问题,只有练习说话的技巧。
虽然这也无可厚非,但真的只是这样吗?
实际上,要解决这些问题,与锻炼“说话”的技巧相比,锻炼“不说话”的技巧更加有效。
和对方有关联性的说话方式的问题,从根本上,大多都可以利用自己“不说话的场合和时间”来解决。
换句话说,在犹如“空闲时间”这些不说话的地方和时间中,才能找到使交流成立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不说话”的技巧是说话之前的准备工作。
02这样说话的人要注意了
这种人就是“话痨”
比如,当我们看综艺节目时,“这个人如果话再稍微少一点就好了”,有没有这么想过呢?
综艺圈中的新闻发布上,某些艺人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总是让人觉得他们的说话方式打动不了人。
反倒是不会说多余的话,只通过表情来表达自己的人,会博得你的好感。
当然,这并不仅仅局限于综艺圈的新闻发布会。
·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比如和上司的谈话、和下属的谈话、和其他公司的会谈等,也同样是这样。
善于言谈的话,一定很适合做销售。
满怀热情地和下属接触的话,他们就一定能够接受我。
如果话题很丰富的话,别人一定会感到我的话很有意思,
这样我身边的人就会喜欢我,恋爱也不成问题。
坚信着这些而侃侃而谈的人,有时候反而给人以不好的印象。
好不容易练习了“说话”的技巧,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时候甚至让人感到沮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