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舆情生态
演变机制及其特点分析
李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一、十八大以前的社会舆情演变及关键节点
正如了解一个城市的清洁程度只需了解其公共厕所的清洁程度一样,如果想对十八大之前的社会舆情演变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必须通过几个关键节点和标志性事件来对其发展的脉络进行素描式的勾勒。
(一)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民间舆论场荡然无存
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这段时间,由于社会信息流通不畅、非正常化的政治环境和思想教育等原因,整个社会舆论生态呈现出由官方话语完全主导、民间舆论基本消失的状态,民间舆论依附于按指令办事的官方舆论而存在,社会舆论众口一词,事件真相和民意民声被刻意扭曲、为政治服务的色彩十分浓厚。最为典型的代表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实际死亡约24.2万人。而地震发生后的次日,《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方式对灾难进行报道,消息标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而对伤亡人数等最重要的信息未予披露,仅用“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一语带过。灾难报道被处理成抗灾报道,淡化灾情、片面扩大人的精神力量,这样的后果就是公众的知情权被置于不顾、无法有为地介入和参与讨论。这段时期,在动辄得咎的政治大背景下,公众的社会话语表达空问和平台基本丧失殆尽。
(二)1995年《华西都市报》的创办:民间舆论场萌芽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思想改革直接导致国家控制的减弱和社会再生,公民合理合法的私人空间不被侵犯,更多人对于参与社会事务、表达个人诉求的公共领域有了进一步诉求。1995年元旦,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成都诞生,都市报的创办实现了报纸从政治宣传工具向新闻传播工具的历史性回归,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都市报异军突起的辉煌岁月里,都市报对于反映市民呼声、满足市民诉求、构建公共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民间社会舆论场开始萌芽,民间话语表达开始出现,并呈现出市民化的特点,但由于都市报的言论活动仍然受到行业规则的限制,这一时期的民间舆论有所兴起,但仍然受到官方舆论的制约和管控。
(三)199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两个舆论场的提出
1997年随着国内第一个网站——神州学人的上线,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传统新闻媒体跃跃欲试,一系列网络新闻媒体开始出现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化,下岗人员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再加上腐败现象滋生,治安形势严峻,围绕这些社会热点,人民群众议论纷纷。此时的互联网论坛虽然还没出现,但媒体渠道的多元化,使得社会民众的话语表达空间开始不断拓展,民间社会话语场域的萌芽开始在互联网的春风下茁壮成长,时任新华社总编辑的南振中关注到了这种现象,并于1998年1月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判断,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民间舆论场经过不断发展开始被主流社会人群发现并认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