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10-3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类新闻标题中预设的使用频率最高,而生活类标题中预设的使用频率最低。这表明,经济类新闻标题最重视预设的语用功能,而生活类新闻标题对预设的重视程度最低。
(2)新闻标题中预设机制的顺应性解释。
根据语言顺应论(Verschueren,1999),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首先,语言选择发生在语言的任何层面上,也包括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方面的选择。其次,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各种语境因素,包括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主要指上下文,交际语境则由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组成。物理世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和空间因素;社交世界指的是社会环境、社交场合、社会关系等因素;心理世界则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新闻标题中使用预设机制这一策略选择,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语言顺应行为。
其一,新闻标题中对预设机制的策略性使用是对新闻报道的物理世界的一种顺应。为了节省报纸空间和读者的阅读时间,同时也为了向读者提供比较全面的新闻信息,新闻标题必须做到既短小又信息丰富。这是新闻报道语篇的一个特征。为了顺应这个特征.新闻报道的语言使用者,即记者和编辑,就必须想方设法使标题既短小又含有丰富的信息。于是,他们大量选择了预设这一表达手段。另一方面,在大众传媒领域,报纸的销售遵循着一定的市场规律。我们知道,报纸一般可以分为两类:订阅类报纸和街头小报。前者由送报人在每天的一定时间送到报纸订阅人的手中,后者一般出现在街头的报刊亭中。Kronrod &Engel(2001)认为,街头小报面临的市场压力比订阅类报纸大得多。因为街头小报没有固定的读者,所以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能吸引路人的注意,从而推销自己。订阅类报纸则不必面临这样的市场压力,因为它有自己固定的读者。这种差异与标题中对指称表达的可及性运用程度差异是一致的。表10-2中,中文全国性报纸对预设的使用频率为18.88%,低于中文地方性报纸对预设的使用频率(22.86%)。在本项研究中,中文全国性报纸包括《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这两种都属于订阅类报纸,拥有稳定的读者群,面临的市场压力相对较小,因此,它们在标题中较少策略性地使用预设似乎不难理解。这类报纸信息权威、可靠,但在信息呈现方式、版面设计等方面似乎不够活泼。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报纸近年来也在尝试改版以增加对读者的吸引力。《扬子晚报》和《现代快报》由于是地方性报纸,一般在街头报刊亭出售,在吸引读者方面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力,因此它们会较多地使用吸引眼球的策略(包括预设)来招徕读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