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郭沫若与文化中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1626
  • 作      者:
    郭沫若纪念馆,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主要内容包括:论抗战结束后郭沫若对沈从文的批评、郭沫若归国抗战与共产党所起作用考、《创造十年》问世后的臧否之声、1948年郭沫若香港期间创作的收录与散佚考释、开明版《郭沫若选集》梳考年轻的郭沫若与成唯识论(1914-1915)、论郭沫若的“人民本位”思想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新中国成立以前,郭沫若所处的为了人民解放所进行的革命斗争环境,我们是清楚的,郭沫若在斗争中所经历的过程以及他的丰功伟绩,我们也是很清楚的,所以能做出正面的准确的评价。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所处的复杂的甚至诡悖的文化环境,我们所知有限。令我奇怪的是,那些对郭沫若作负面批评的事,都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即所谓郭沫若的缺点和错误,基本上都不是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因此我们如果不真切地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世事,特别是郭沫若所处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我们怎么正确评价郭沫若的是与非呢?有些学者只见到某些个别现象,便穿凿附会,妄加评说,甚至上升到首先的高度,诬及人格。
  我以为要正确地认识郭沫若,评价郭沫若,必须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势造英雄的观点,郭沫若的一生所处的不同的社会环境,便有不同的郭沫若。有北伐时铁马金戈的郭沫若,有《青铜时代》的郭沫若,有唱《洪波曲》的郭沫若,有在雾重庆如雷电怒吼的郭沫若。自然在新中国成立后不同的历史阶段就有不同的郭沫若,也有写百花颂的郭沫若,有“文化大革命”要焚掉自己作品的郭沫若,也有写李白与杜甫的郭沫若。金无足赤,郭沫若也有缺点,也有毛病,也犯错误,何况在谁也不能逃遁犯错误的错误时代,何况他是立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呢?总之,郭老终其一生,“我是中国人”,“爰将金玉,自励坚贞”的炼狱似的爱,爱国主义和坚守民族精神家园的精神,是无法否定的。
  郭沫若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他去世的三十几年间,他所面对的是怎么样一个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呢?在座的五十岁以下的同志,也许漠然无知,有些人甚至难以想象。六七十岁的同志,曾经经历过或者看见过,知道一些,也许知之不详,或感之不深。像我们这些老人,和郭老基本上同时参加过文化活动的人,可说是心知肚明的,似乎用不着我多费口舌。总之,不知国情,遑论国士。不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化界的环境,郭老的遭际,且慢对郭沫若说长道短,妄评是非吧。所幸三十多年来,郭沫若学界的主流话语权始终把握在学人和学术组织公正而坚实的队伍中,其间四川郭沫若学会与《郭沫若学刊》功不可没。我们把希望寄予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学者。这方面,乐山师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作出了可喜的成绩。
  ……
展开
目录
郭沫若是有争议的人物吗?——在郭沫若120周年诞辰纪念会上的发言
做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学问家——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
文学生产和传播与文学原生态场域联系之视野——以郭沫若与邓初民主编之《唯民周刊》等为中心
知世论人——郭沫若、胡适、周作人比较论
文化先觉郭沫若与文化中国转型复兴之路——在《郭沫若与文化中国》国际研讨会闭幕式上的发言
继承和弘扬郭沫若校长开创的优良办学传统
努力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在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关于郭沫若研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坐见春风入棘篱”——郭沫若流亡期间旧体诗创作论
隔岸的观看——台湾郭沫若研究一瞥
论抗战结束后郭沫若对沈从文的批评
郭沫若归国抗战与共产党所起作用考
《创造十年》问世后的臧否之声
1948年郭沫若香港期间创作的收录与散佚考释
开明版《郭沫若选集》梳考
年轻的郭沫若与成唯识论(1914-1915)
论郭沫若的“人民本位”思想
中国的“哈姆雷特”:过渡时代的郭沫若及其矛盾处境
郭沫若《我的幼年》的双重叙事与读者接受
“副文本”审视下的郭沫若译诗序跋及其观念与意义
通过荒诞完成审美喜悦——郭沫若自传体长卷散文艺术探奥
人生如沧海翰墨蕴乾坤——再论郭沫若与书法文化
政党政治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共南方局的“寿郭”活动论析
民国机制和郭沫若的创作及评介
试析郭沫若的四川地域认同及其意义生发
郭沫若与1951年的武训批判
郭沫若与20世纪50年代思想改造、批判运动
郭沫若的人格反思及其当下意义
郭沫若与20世纪三大历史考据家
郭沫若论法家平议
郭沫若与吴虞孔子观之比较
论闻一多和郭沫若《周易》研究的联系——从郭沫若的“易学”史学观到闻一多的“易学”观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