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日湖上的北宋名蓝 延庆寺 古代的宁波城区内,有两个湖:一曰日湖,二曰月湖、日湖莲心岛的中心,有两座寺院:一曰延庆,二曰观宗。试想那夏日清晨时光,满湖荷花怒放,微风吹来,荷叶拂动,摇曳多姿,寺院里香火正旺,缕缕清香从湖面上飘来,沁人心脾,那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佛国世界。后来,日湖淤积缩小,再加上填河筑路,一部分最后成了现今解放南路和灵桥路之间的一片街区。现在,透过那低矮、零乱的商铺、民居,隐约可以看到被包裹在里面的巍峨的殿宇,那饱经风霜的墙体、瓦片和昂然伸张的翘角飞檐,如同一位与自然界抗争的老人,顽强地生活在属于自己的领地上,那就是被称为天台宗三大祖庭之一的延庆寺和现在仍开放着的观宗寺。 延庆寺是我国佛教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寺院。该寺建于五代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原名报恩院,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0),赐“延庆寺”额,由天台宗十七世知礼禅师主持讲寺,传天台宗学,为天下讲宗五山之第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以后历朝各代多有兴废,并增建了大雄宝殿、禅悦堂、塔院、能仁堂、罗云堂、大悲阁、育往堂、钟楼、山门等建筑,增设了诸多佛教造像。现存主体连筑坐北朝南,有天王殿、大殿及后毁,占地五千余平方米 延庆寺不仅是有影响的宗教建筑,还是名人流寓和学者讲学之所。元末书法家吴志淳曾在此以八分书法作千字文,由杨理学刻石以传;明末的 “南湖诗社”曾在寺内集会,吟诗论文;清康熙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浙东学派的创始人黄宗羲应邀来甬讲学,曾在寺后殿设“证人讲会”,延庆寺一度成为甬上学术重地。 延庆寺是宁波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宁波市佛教协会办公地,不对外开放 古日湖上的天台宗著名道场 观宗讲寺 建于古代日湖莲心岛上的延庆寺是我国佛教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寺院,而它曾经是延庆寺的一部分。宋元丰年间(1078—1085),天台宗十七祖定慧尊者介然大师跟随明智中立法师学习教观,深契静观不二之旨,深识观佛三昧,募缘于延庆寺东北隅结屋六十余间,称为“十六观堂”。民国元年(1912),近代高僧天台四十三世祖谛闲大师以“三观达宗,说法为用” 为宗旨,正式改十六观堂为观宗讲寺 谛闲大师专阐教观,禅净并重,使观宗寺成为一座集教观、禅学、净土、学校和天台宗佛学研究社为一体的综合性寺院,声名大震,蔚为东南名刹,谛公也被誉为中兴观宗寺之始祖。1913年秋,谛闲法师创设“弘法研究社”(弘法研究学会),使观宗寺成为天台宗司教之所。1919年,培养讲师之所的“观宗学社”正式成立,谛公等人亲为主讲,培养了许多高级僧才。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甬地护法敦请上海法藏寺根慧法师来甬主持寺务,重修大雄宝殿及佛像,建造海岛观音和多宝佛塔,同时,恢复观宗学社,重新讲学。 由于岁月变迁,古日湖早已不复存在,日湖一部分成了解放南路和灵桥路之间的一片街区。在千余年发展中,观宗寺屡遭劫难。“文革”时期,“扫四旧”,毁佛像,千年古刹变得支离破碎,破败不堪。1993年,观宗讲寺修复委员会成立,请天台国清寺代方丈益行法师(天台宗第四十七代传人)来寺规复,观宗讲寺被批准为保护寺院。1995年,天王殿、大雄宝殿得以修复。天王殿,重檐歇山顶,翘角飞檐,五开间,面宽22米,进深16 米、大雄宝殿,五开间,面宽23米,进深21米,台基高0.5米,下四周檐柱均为石柱。 如今,你一走进观宗寺,就会看到大殿墙上有一幅图,杏黄色的围墙中山门巍然耸立,远处殿堂鳞次栉比,那是观宗寺规划中的未来。我们可以深信,观宗寺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明天。 月湖柳汀洲上的明珠 宁波市佛教居士林 清晨,当你从睡梦中醒来,朝阳冉冉升起,月湖之中的柳汀洲上,佛教圣地居士林在一片安详、庄严、肃穆之中又开始了新的一天。月湖,在很早以前就是宁波城区的主要风景地。北宋时曾大举浚湖,环植柳松,填淤土积累成十洲,初步形成了风光旖旎的“月湖十洲”、而柳汀这一水中小洲,位居南北狭长形月湖的中部,正是最早开发的“月湖十景”之一。 现在的佛教居士林就坐落在尚书桥和陆殿桥之间的柳汀洲上,它右毗贺秘监祠,后,临月湖,风景幽雅,环境迷人。宁波市佛教居士林是月湖柳汀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佛教居士林在南宋时为涵虚馆,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初为冢祠,元泰定四年(1327)改为驿馆,清乾隆四十年(1775)始建玄坛殿,现存建筑多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重建。1932年,鄞县姜山商绅、大居士边文锦联络寓居上海信佛的退休官员黄清澜、王一亭和宁波商界名流丁孝源、俞佐宸、赵芝室、应彭年等,酝酿创立佛教居士林,向鄞县政府申请备案获准,边文锦遂租赁苍水街延龄里内的一所住房为居士林林址,开始筹建工作。 1933年“鄞县佛教居士林”宣告正式成立,展开宗教活动。初期入林居士三十余人,后增至一百余人,由于原址不敷应用,改租南永宁巷耕深里巨宅。1934年,边文锦再度捐资,向当时的鄞县柳汀镇镇公所租赁湖西财神殿为林址,着手改建后,从南门迁至现在的柳汀洲,颇具规模。 现在的佛教居士林门前,原有的柳汀街早已经拓展成宽阔的大马路了,原来的殿堂经过维修,有大难宝殿、三圣殿、地藏殿、圆通殿、弥勒殿、念佛堂、藏经楼等,诸座殿宇蔚为巍峨,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重楼歇山顶,庄严清净。碧波荡漾的“放生池”及飞檐玲珑的“水云亭”,构成人人喜爱的怡人景观。居士林是佛教居士们学习教理、开发智慧、弘扬教义、净化身心的活动场所。 1989年,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实。徐文芳林长率领众居士历尽艰辛,无私奉献,彻底改变了往昔段宇房舍面目全非的状况,使居士林重具往日规模,面貌焕然一新。 居士林坚持以“爱国爱教、弘扬正信、利乐有情、净化身心”为宗旨,此外,还建立了藏经楼和佛学阅览室,以供居士信众研习佛理,净心修持。 宁波市佛教居士林成立了以“爱老扶幼,助学济困”为宗旨的慈善机构。一直勉力于社会各项公矗事业,长期开展访贫问苦,每年部向受灾贫困地区发起大型赈灾扶贫活动,致力于社会各项造福善举,还经常向福利院、孤儿院等单位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这些以佛法融于世间法的善举,起到了救人之急、济人之危、制被大众的作用,从而为弘扬“人间佛教”的优良传统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