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河与桥的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5207118
  • 作      者:
    张姚俊著
  • 出 版 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城记是汇集、梳理、展示那些标识城市生命历程的文化符号。推出《老上海城记》丛书,是梳理、展示近代上海城市记忆若干元素的一种尝试。
  《老上海城记》聚焦近代上海精彩超群的瞬间,透过纷繁庞杂的错综叠影,以独特的视角梳理、检视、再现近代上海城市生命旅程的亮点。
  本书从有关老上海河与桥的轶事趣闻中撷取十余则故事,以飨读者。通过这些故事,带着读者一同去回望那一段段峥嵘岁月,重温那一桩桩曾经发生在河边、桥畔的往事,使您对上海这座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有新的认识。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姚俊,一个普普通通的70后,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硕士学位。目前在档案部门任职,主要从事上海城市史和地方档案文献研究。参与《上海市档案馆指南》、《城市记忆》、《上海老工业》、《上海解放》等多部图书、画册的编辑工作,编著有《外滩传奇》一书。
展开
内容介绍
  老上海的河与桥,既是租界、华界的分界线,两种文明对视的分野,也是中外移民客跨越语言、信仰、观念、习俗等生疏、隔阂的鸿沟,彼此接触交流、共享文明成果的文化空间。如今,众多的河与桥已消失在市政建设的隆隆筑路声中,然而河畔的故事和桥边的逸闻,却从未随时光流逝而消散。
  本书为《老上海城记》系列丛书之一,从有关老上海河与桥的轶事趣闻中撷取十余则故事。
展开
精彩书摘
  陆家嘴话旧
  陆家嘴,地处黄浦江东岸,在这里,黄浦江的流向出现了一个90度的大转弯。在陆家嘴的斜对面,正是苏州河流人黄浦江的河口,所以这里的水文情况特殊。人们从一百多年前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当时的陆家嘴是荒芜的江滩地,如今,这里已是上海最炙手可热的地方。在这块点石成金的土地上,云集了50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以及证券、钻石、石油、金融期货等国家级重要市场。耸立在陆家嘴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不但成了上海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无论你登上其中的哪一座,都能让你居高临下,欣赏到黄浦江两岸的瑰丽景色,而脚底下陆家嘴的风貌,更让人惊叹不已。其实,从历史发展来说,陆家嘴本身就有许多趣闻轶事。
  陆深与“陆家嘴”
  陆家嘴原本是由黄浦江水长期冲刷形成的滩地。因黄浦江河道在陆家嘴一带由南转折向东,上游来水流速放缓,加之下游的潮汐逆流上溯,长年累月大量泥沙沉积,遂出现了一片弧形滩地,犹如突出的吻部。但是,那里为何不叫“王家嘴”、“李家嘴”,偏偏以“陆家嘴”来命名呢?原来,明代大儒陆深的私宅“后乐园”及陆氏祖茔均建于这片由河滩形成的土地上,此地故名“陆家嘴”。
  这陆氏家族早在明代即是黄浦江东岸地区的望族。陆家最初是从陆深的曾祖陆德衡开始迁居浦东。陆德衡年少时因家境所迫,离开魏塘(今浙江嘉善)马桥老家,外出流浪,后入赘浦东洋泾一章姓的殷实之家,从此开始在黄浦江畔开枝散叶。陆深的祖父与父亲都是饱读经书的才子。陆深继承家学渊源,天资聪慧,23岁即高中乡试解元(全省第一名举人)。传说陆深书房外有一株牡丹,每年开花仅数朵而已。不料在他参加乡试的这年春天,这株牡丹竞怒放奇葩近百朵,乡亲们都啧啧称奇,大家揣测陆家必有喜事临门。果不其然,陆深在秋闱乡试中得解元。4年后,他又在会试中成为二甲第一名进士。少年得志的陆深刚过而立之年,就入选翰林院任编修,步入仕途。
  在翰林院里,陆深每日与诗词文章打交道,生活悠游平静。可他秉性耿直,刚进翰林不久就得罪了权阉刘瑾,结果被外放南京主事。后来刘瑾案发伏法后,陆深才得以回到京城,官复原职,后又擢授国子监司业等职。然官场上的明争暗斗让人到中年的陆深备感心力交瘁。1521年,陆深在父亲去世后回到家乡陆家嘴为父守丧。按理守孝满3年后,陆深应回京复职。可此时的他已萌生退隐之意,不但推辞北上,反而在陆家嘴旧宅北隅购地,营造了一座“后乐园”。
  “后乐园”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径游廊百转千回,池沼溪流与古树名木相映成趣。园内最具特色的是一座五峰高耸、状若卧龙的土岗。这座土岗耗费了陆深不少心思,筑岗所用的土石都是他雇人从别处运来。在土岗之上,还建有澄怀阁、小沧浪、柱石坞、四友亭诸景。看着这“俨然山也”的土岗,陆深自鸣得意。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自号“俨山”,他的文集也取名《俨山集》。
  归隐“后乐园”数年之后,在同僚的推荐下,陆深又重新复出,沉浮于宦海之中。论起为官之道,陆深恐怕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说到书画辞赋,他堪称大家,连《明史》也称其为“赏鉴博雅,为词臣冠”。他的书法落笔遒婉,字形飞动,字里行间透着秀逸的风韵。只可惜,陆深的真迹传世者不多,上海博物馆和豫园珍藏有几幅。
  1544年,陆深病故。嘉靖皇帝敕葬于陆家嘴,赠封“礼部右侍郎”,赐谥“文裕”。次年,还在其陵墓以北辟建陆文裕公祠。孰料数年后,倭寇屡犯浦东,烧杀劫掠,无恶不作。陆深后人为避灾祸,举家迁往浦西,“后乐园”从此颓败。
  在现今的陆家嘴有一条名为花园石桥路的小马路,夹在高楼大厦之间,平时不为人注意。事实上,这“花园石桥”就在“后乐园,,之南。清乾隆年间,有一顾姓的崇明籍富商在“后乐园”南部定居。当时沿黄浦江已筑起防潮护塘,在其内侧有一南北向的护塘沟,与陆家嘴一条东西流向的小河交汇注入黄浦江。二水汇合处有一石拱桥,因顾姓人家在护塘沟旁广种花木,石桥在花丛中若隐若现。久而久之,当地人便叫此桥为“花园石桥”,称小河为“花园石桥港”。1935年,在建造浦东自来水厂时,花园石桥港被填没,修成的马路就叫花园石桥路。
  在上海民间还有另一个关于“陆家嘴”名称由来的传说,这里也不妨提上一笔。相传,过去有一位姓陆的姑娘在黄浦江东烂泥渡摇船帮人摆渡过江。渡口西面一里处有一庄家宅,那里住着个读书人,以教书为生。某天,读书人过江赴约,赶到渡口,正巧坐上了陆姑娘的船。看到陆姑娘十分美丽,读书人顿生爱慕之心,便拿出一锭银子作为摆渡钱。姑娘说:“三十文足矣。”儒生笑答:“余下的就赠与姑娘。”陆姑娘看了看银子说:“祖传的银子有何稀罕,就是堆成银山,我也看不上眼。”儒生听了大吃一惊:“这银子一不镌名雕字,二不画花刻记,怎知是我家祖传?”姑娘微微一笑:“世上万物,数银子最有灵性,我家有祖传验银法,只须丢人水中,它便告诉我来龙去脉。”儒生将信将疑,便将银锭丢人水中,只见银子落水处,荡漾出一圈圈波纹。姑娘指着波纹说:“这水波从中间一圈圈地传出去,不是明白地告诉,你的银子像水波一样一代代传下来的吗?”儒生连称高见。过了几日,他向东家借来一锭纹银,来到渡口,意欲再试试陆姑娘的验银法。当渡船到达对岸,儒生将银子递给姑娘。她接过一看,对儒生瞟了一眼,二话没说又将银子抛入江中。儒生忙问:“这锭纹银并非学生祖传,何故抛入江中?”姑娘假装发怒:“怎么,你忘了我家祖传的方法了!刚才银子丢人江中,不是‘咚’的一声响吗?这说明银子是你东家的。还没到冬至年关,你东家怎么会付你酬金?”儒生被说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至此,儒生暗下决心,要亲手赚银子,赢得姑娘的芳心。打那以后,他白天教书,傍晚帮人挑水劈柴,终于攒下一锭银子,小心翼翼地交给陆姑娘。姑娘知道那是儒生凭本事赚来的辛苦钱,遂答应了儒生求爱。她还下水把江中银子捞出,修造了一个码头,方便渡船泊岸。四乡八里的人纷纷称颂陆姑娘的善举,便将这个渡口称为“陆家嘴”,用来纪念这位姓陆的巧嘴姑娘。
  P33-36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一  话说黄浦江
黄浦江寻梦
龙华寺旁龙华港
陆家嘴话旧
复兴岛的风风雨雨
黄浦江上话轮渡
黄浦江越江工程流产记
二  悠游苏州河
一条通往苏州的河
摇啊摇,摇到外白渡桥
“里摆渡桥”边话邮政
被称为“铁大桥”的缘由
西藏路桥畔的烽火
苏州河畔的“东方哈佛”
三  消逝的河与桥
“衣被天下”乌泥泾
李枞泾畔的沪西首镇
小河浜大名气——洋泾浜
泥城浜与泥城之战
肇嘉浜往事
“郑家木桥小瘪三”
从上海地名中探寻已消失的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