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深山探古寺,平川看佛堂”,“天下名山僧占多”。寺庙多选址于深山、名山,既是因为佛教修持、修炼要与世隔绝,也是为了有好的环境用以敬神、迎神。景观的清新,更便于信众登临时有令人向往的境界。所以一般山寺周围都是林木茂密,云蒸雾绕,殿宇高耸,如临仙界,正所谓“寺因山而钟灵,山以寺而闻名”。千佛山兴国禅寺正是以它历史的悠久和建筑的奥妙而闻名的。
兴国禅寺位于山麓半腰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平地上。据传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借用已有的摩崖造像的方位而定址。另一说是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始称千佛寺,这可能是千佛山名称的又一个由来。隋代建寺的说法认为是唐贞观年间系寺的重建,是唐代改名兴国禅寺。该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曾重修扩建。元末明初因战乱,寺院“兵焚废弛,殿堂蓁芜,无一砖一瓦”。明代成化四年(1468),济南德王府内官苏贤捐资,重建佛殿、僧寮和库房。清代嘉庆至咸丰年间(1796-1861)又有扩建。寺内原有殿堂7座,分4个院落。禅院幽秘清静,殿宇厅廊雄伟壮观。该寺旧有上、下院之称,下院即千佛山脚下的崇佛寺,也曾规模宏伟,塔林成片,但于近代废圮,今尚余千佛山路上一座墓塔。可能是由于上院、下院的并存使旧时的兴国禅寺有千佛山“首刹”之说。寺院现存的殿堂,主要是明代的建筑。
广义的兴国禅寺地面包括东院与西院,或东庙与西寺,或历山院与兴国禅寺。其中西寺是佛教文化的主要部分。如果作地理或建筑的考察或欣赏,应当从东庙西寺整个建筑格局来把握,也可以总称寺庙区域。
西院或西寺的佛教建筑,当初是着力营造的一部分。据说,现有西寺庭院的北侧,原有厅房三间。南侧崖下是主殿即大雄宝殿,宝殿上方即摩崖造像。这座大雄宝殿当初是一座严格的背山面北的寺院主体建筑,存在了相当长时间;只是在毁坏坍塌以后,寺院殿堂格局才有了改动。目前寺院西面石崖上大“寿”字下,置有明代成化七年(1471)的《重修千佛山寺永远千年碑》,由于记载了一段寺院兴衰历史而显得珍贵。按此碑记,寺院殿堂原有释迦牟尼塑像1尊,地藏菩萨1尊,及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塑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