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带有“吕”字的封泥,是确定洛庄汉墓性质的一把钥匙。由封泥可证明,此墓中的墓主应与吕姓有密切关系。再从其宏大的墓葬规模来看,此种类型的墓葬应属王一级的陵墓,也就是说应属某位吕王的墓葬。
据《史记》《汉书》中记载,汉代被分封的吕国,只有吕后执掌实权时的一个。高后元年(前187),吕后将济南郡改置为吕国,封吕台为第一任国王,都东平陵,下辖济南郡。相当于《汉书·地理志》济南郡和泰山郡博县以东的地区,即今山东淄博、商河以南地区。《汉书·高五王传》有较详细的记载:“齐哀王襄,孝惠六年嗣立。明年,惠帝崩,吕太后称制。元年,以其兄子簏(今陕西富县)侯吕台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高后七年(前181),改吕国为济川,又以梁国为吕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高后八年(前180),吕国废,改为梁国。由上可知,吕国在东平陵城为都前后满算只有7年的时间,而吕国存在时间也仅有8年。这8年中先后共有4位国王,其中吕台为第一位。吕台是吕后长兄周吕侯吕泽之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被封为周吕侯。高祖九年(前198),改封为郦侯(与前簏侯并存二说)。高后元年,晋封为吕王。但吕台是位短命的国王,封王第二年就去世了。第二位国王为吕嘉,是吕台的儿子,继嗣父亲爵位成为吕王。吕后六年,因其骄恣无度,被吕后废掉了。到吕后死后,因牵涉吕氏一族事被刘氏所诛。第三位为吕产,他是吕后长兄周吕侯吕泽次子,惠帝元年(前194)被封为汶侯。高后六年(前182)十一月,被封立为吕王。吕产虽被封为吕王,但因其在朝中担任太傅一职,并未到其封国就任。高后去世时,他为相国,吕后次兄之子吕禄为上将军,吕姓几人想乘机作乱,结果被大臣所诛,于是,称霸一时的吕氏族人基本被诛灭。第四位吕王名吕大(或太),属吕氏族人,高后七年(前181)封吕王,次年,因吕氏事被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