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今日,虽然已经完全能够用科学的方法以较高的水平对玉石进行各种需要的鉴别和划分,但在衡量玉石的使用价值和实际经济价值时,玉色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尺度。
玉色观念从夏、商、周三代开始载人史册,其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别政治上的等级制度。所谓六器中的苍璧、黄琮、青圭、赤璋之、白琥、玄璜,以及《礼记》中所规定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苍玉等,皆为古代对玉色的典型用例。根据我国的传统概念,在所谓“千样玛瑙万种玉”当中,普遍的看法都是:白者以白玉为最尊,绿者以翡翠为最贵,红者以珊瑚为最美,蓝者以青金为最佳。其他各色虽千差万别,一般都在此四者之下。
玉色观念在我国历史上沿袭时间很长。各朝代大多都用有色玉石来装饰宫室、舆服、车马、仪仗等,并以此来标志官员的品级。玉色具有名副其实的政治色彩。如清代编撰的文献《会典图考》就规定:“皇帝朝珠杂饰,惟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密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这些都是以玉色来类形喻义的例子。在封建制度之中,大凡涉及用玉之处,上对天地日月,下对官宦臣民,都必须依此制度。浏览一下明清故宫,其雕梁画栋、庭堂藻井、飞檐角拱、甬道长廊,真是缤纷五彩、堂皇富丽。但细细分析一下,尽管王家气派万千色彩,原来也是以青金之蓝、珊瑚之红与绿松之绿三色为主。这三种玉宝之色构成了中国古代宫廷色彩的三元色。这三种宝石色和其他各种玉石的色彩所形成的宫廷风格,应为典型的中华民族色彩,在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中国的古文字,往往一字多义。一个“玉”字,按传统和习惯的用法,是包含了玉石和玉器两个方面的概念。玉石是未经雕琢的原料,玉器则为已经琢磨而成的器物。这两个概念照理是不可混同的,但在古籍之中,却大多是用一个“玉”字概括之。说玉石是它,说玉器也是它。器玉同称这种现象跟古人对玉崇拜的起因和心理有关。玉为人间所爱,首先就在于它的优良品质。无论琢磨也好,不琢磨也好,发挥作用的是其美质,被突出的也是其美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