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扁灯式紫砂壶”,通高9厘米,壶身鼓腹扁圆,圈把,短嘴独孔,盖和钮扁圆形。壶盖边缘的圈、沿口的圈和足圈三圈线条流畅,显得圆润自如。此壶清新如玉,雅致不俗,为清中期紫砂壶中之极品。
琉璃陶器和珐华陶器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山西地区的低温釉陶器,也就是在器表涂上琉璃和珐华的陶器。二者都是低温三彩的衍生品种。琉璃在唐宋时很流行,明代进入全盛期。琉璃的釉和低温三彩的釉基本一致,用峄铁、铜、钴、锰等金属元素为着色剂。不同的是琉璃再配以石英料,以增加釉层的厚度。烧成的釉色有黄、绿、紫、蓝等。明代的琉璃制作有了很大发展,宫廷殿堂、陵墓寝宫、宗教庙宇等都用琉璃制品。山西的琉璃制品尤为兴盛,目前还存有大量的照壁、佛塔、屋脊、鸱吻、瓦当、香炉、狮子、牌位等琉璃制品。
“琉璃九龙壁”,高8米,厚2.02米,长45.5米。位于大同市区东街路南,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代王府前的照壁。
展开